第二百八十四章 钱粮收支(2/5)
袁术之所以不采用这些手段是出于长远考虑。大量的私兵出现是袁术不能接受的,但这个冷兵器时代的局限性和物质的相对匮乏也使得袁术不得不接受将领与士卒之间亲密的关系。
毕竟不像后世天朝军那样招之能战,都是精兵。这个时代,兵不知将将不知兵乃是大忌。想想看,若是让孙坚率领张辽麾下的大军,且不说士卒能不能适应孙坚的作战方式,孙坚也不了解这些士卒的具体能力。更何况,没有个信赖的主心骨,士卒在战场上的发挥也会失常。像宋朝那样只有作战才将将领放出去领兵,那作战能力真不是一般的差。而且像是军团云气和军魂的适应问题也需要考虑。
袁术觉不愿意为了士卒的忠心而削弱麾下军队的战斗力,但也无法改变麾下将领长久统领他们麾下的士卒这一局面。所以只能从士卒的身上下手。
信仰和物质两方面都要顾及,不是一个国家但可以用江东这个大义,再加上袁术的仁慈之名,平日多洗洗脑就好。像什么训练之时吼两句口号,休息的时候讲一讲袁术的英明,这些手段都很简单。谎言重复千遍就是真理,这话虽然有些夸张,但口号喊多了人也会形成潜意识。在关键的时候,这看似微不足道的潜意识却极有可能影响大局。而物质方面,就得靠袁术花钱了。
当袁术把自己的计划说完,下面的谋士都闭上了眼默默地闭上眼盘算起来。他们在计算这么做的得失以及对于未来的影响。而张昭却是眉头紧皱、一脸铁青,直接站了出来。
“主公,不可!此举对于我军的战力提高甚微,但所花费的钱粮丝毫不亚于再征召三十万大军。主公如此作为,还不如再征召十万大军对于战力的提高大。”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