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帝国赐,尔敢辞?(3/5)
吃没吃的,喝没喝的,没办法,只好从王师那边进口,说是进口,其实就是要,以放开对驻倭的王师的管控,换了一批又一批面粉——那几年,王师小麦大丰收,根本吃不完,倭国三百万下南洋的女人回来了,那当然重操旧业,又能换一批吃的。
可是吧,黑心商人不仅仅是帝国的特产,倭国也有,借着危机大发横财的人,多的很。
粮食进口回来,绝大部分都进了有渠道的倭人手里。
可老百姓总得吃饭啊。
于是,倭人想起在战争中学到的一些帝国传统手艺,就用到解决灾荒问题上,方便面应运而生,成了倭国度过那十几年灾荒的救命稻草。
再后来,倭国在半岛战争中,在帝美对抗中,作为贼鹰的东方桥头堡,算是得到一些技术设备,日子慢慢过好了,可面对着随时能跨过鲸海的帝国大军,小鬼子也慌啊,还得努力。
于是,方便面成了当时的大批城市人口的口粮。
应该说,那段日子,是倭国既骄傲,又倍感耻辱的历史。
怎么说呢,就相当于棒子的部队火锅。
就是鬼子的不要脸水平,到底没棒子的不要脸水平那么高,技术也差,至今也没有把泡面当成什么百分百骄傲。
端着泡面,倭人百感交集。
该说啥呢?
“吃吧,别感动,我们是讲道理的国家。”关荫讲道理,“对于甄别出来,的确是来探究历史的,我们一贯是热情又友好,丢辆自行车,我们都全国出动帮你们找,你们知道。”
屁,你知道敢为一辆自行车找外事抗议的那帮人啥结果?
拿到自行车,立马滚蛋,这辈子也别想再踏入帝国一步。
也就一帮既没出息,又不要脸的人,把洋人当大爷,陪吃陪喝陪睡,明知被糟蹋,还以为是什么荣耀。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