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债券(4/5)
作为一个陆权国家,海军的军费预算自然是有限的。那怕是在这次海军技术革命中占据了优势,维也纳政府也没有大肆扩建海军的计划。
海军部再三争取,最后也就拿到了两艘铁甲舰的预算,这还不是一年的,而是三年的造舰预算。
一艘帝国号,或者说是“新神圣罗马帝国号”,另一艘是维也纳号。
没有毛病,全部充满了浓厚的政治色彩。这个时候,增加一艘法兰克福号,无疑是体现了法兰克福在帝国的重要性。
这就是弗朗茨对法兰克福资本家们善意的肯定,如果别的邦国政府肯向中央政府卖好的话,他不介意再增加几艘铁甲舰。
说白了,一艘铁甲舰也就几十万神盾,并且量大从优。第一艘“腓特烈号”的造价是80万神盾,现在第二批改进战舰,性能上出现了小幅度的提高,造价上反而降低了。
主要是前期研发、试验新技术,增加造舰开支。现在一次性开工两艘铁甲舰,单价下降到了58万神盾,如果开工三艘单价还会继续下降。
新神圣罗马帝国的邦国数量又不多,就算是每个邦国命名一艘,也不过增加两三百万神盾的开销,完全在承受范围之内。
海军真正烧钱还是从无畏舰时代开始的,一艘战列舰动则几百万神盾,才是真正的吞金兽。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