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灵宿祭天,玄通易经 第二十四节 队伍好带人心却散(1/5)
飞禽传讯是伯虑人主要也是快捷的通讯方式,随着时间推移,伯虑人的统治阶层就收到了风声,他们知道那群“玄修”被另一群“玄修”消灭了。
伯虑叛军都是在“世无圣明”的教育中生长起来的,他们也因此不敢让伯虑土著们称自己为“圣明”。他们很明确的告诉伯虑土著,他们是玄族修士,玄修之称也因此被伯虑人一代一代传播。
一代新人换旧人,一拔又一拔的玄修来了又走,也总会留下一些关于玄陆的故事,经过伯虑人的加工后,玄陆被无限美化。伯虑人知道玄陆就是宇宙,玄陆人人都具有玄通,玄陆人不愁吃穿,有空就到处旅游,而旅游的地点就是他们这样的界田。
美化的产物充斥着大量逻辑上的漏洞,然而,伯虑人不会去置疑这些,他们一代又一代美化着玄陆,然后告诉同胞们,我们也是玄族人,我们也要去玄陆。于是,美化玄陆的獠牙露了出来,伯虑人造反了,因为他们也是玄族人,他们有资格前往玄陆,而玄修们违反了玄陆的意志,把他们伯虑人当成猪狗,伯虑人要团结起来进行抗争。
几十万年的美化宣传,使得目不识丁的伯虑人都能随口说,玄陆人天天吃肉,穿蚕丝制成的衣物,穿一天扔一件。就如玄宗宣传“世无圣明”,本意是打击卦光辅助卦圣一样,宣传了数千上万年,玄陆人早就不知道最早是因为什么有“世无圣明”的宣传教育。
伯虑人也忘了他们先祖为什么要美化玄陆,反正玄陆是美好的,坏的是驻守在伯虑的玄修,只要打败这些玄修,玄陆就会接纳他们。
胡山雕以为伯虑人的领导层了解真相,没想到他获得的信息是,这些领导人也是坚信伯虑修士违背玄陆决议才会奴役伯虑人,只要伯虑人把事实传到玄陆,玄陆就会惩罚修士而解放伯虑界田。
“我了个去,伯虑人的先祖都从修士那里偷听到了什么啊”胡山雕吐槽道。
不管伯虑人的历史如何,在知道他们无法转修“灵宿祭”体系时,胡山雕就残忍的放弃这个集体。对于胡山雕而言,无法灵性与知识点的祀徒都不是好修炼者,而他如今祀徒数量已经突破70万,但这其中却也是有区别的,区别不在于祀徒等级。
三清是很危险的信号,胡山雕也变得小心翼翼,除了最早获得三清圣谕及好处的祀徒,后面的祀徒需要很长时间的考查。如此的话,后面的祀徒只认为三清是个“名称”,而不认为三清是圣明,这就减少玄宗的注意力。
袭灵事件让胡山雕意识到“修炼者”对于修炼体系的态度,并不如他所想那样轻慢,不是好的修炼方法就一定会被接受。修炼体系实际上牵扯着很多古老的秘密,所以,胡山雕招收祀徒后会进行筛选。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