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 先天后天,真伪本命 第二十七节 尘封破除带来的一连串影响(1/5)
“厄难祀民果然都是地老鼠”。
“不是说不解释信仰吗?”
三清创造出第一个人后,其余八宗首座也在此基础上创造了八种人,随后,其他星君觉得比起他们参照自己本体创造出来的仆役,“人”使唤起来更得心应手,也就纷纷创造了自己想要的“人”。
但不管是星君还是他们创造出来的天地万物,都没有繁衍的能力,星君们其实也不在乎这一点,反正用坏了就灭掉,重新再造一批出来就是。那时候,人不管数量多少就只有一个称呼,即是“人”,而那些参照星君本体的万物,同样都是只有一个称呼,如树、虎、狮等等。
胡山雕,或者说他拥有的这具躯体就是“起源之物:人”,另外那些则就是“起源之物:树、起源之物:虎”等等。之所以没有“名”,则就是星君们感知到一旦为某个个体“定命”,会有劫难降临,当时的星君们还不知道“命宙”的存在。
一直到玄宙爆炸的前两千年左右,所有创造出来的物种都有了“名”,然而,却不是星君们所取的,星君们才有了探究之心,数百年后发现“命宙”的存在,只是为时已晚。
不管是因为颜色才名为“红虎,蓝龙”,又或是因为居住的地方,人才叫“大水、小石、岩”等等,天地万物有了“名”就拥有了繁衍能力。而万物的“智慧”却是星君们施展“玄通链”赐予的,人之所以成为最佳仆役,就在于他们的“智慧”进化快速。
星君们对于“祭祀”是有天然传播力的,他们所创造的万物,最开始就是以“祀奉”方式服务于其创造者。随着繁衍能力的出现,万物对“创造者”更加敬畏,也愿意继续“祀奉”,慢慢的就发展出各种各样的“祭祀仪式”。
所有“祭祀”仪式都是祀徒们参照自己“尊上”的习性而慢慢成形,比如建筑风格、生活习惯、举止言行,等等。
厄难祀徒的数量多还是少,如今也无法统计,但厄难祀徒仍然保持亿万年流传下来的“厄园、地难”。
厄园,就是指“厄”字形的回廊,花园。
地难,则就是在地底建造祭祀场所。
也因此,厄难祀徒的地下室都会准备一些“有效期”内的“祭食”,胡山雕三人狼吞虎咽的填补饥饿。吃饱喝足后也就有了闲聊的力气,讨论了“信仰”的问题,又将话题转向对这间宅院主人以及“穷部特性”。
“前尘已忘却,祭祀却无法遗忘,这说明命名对于祭祀而言,并不是绝对镇压的”,黄弓蛇啃着果子说道。
“我对现今的人族诸部本命很好奇,要不要抓一个研究研究?”婴龙座那细长的双眼睛闪烁着奇特的光芒。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