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标志性工程(2/5)
首先,要先开挖地基,至少要达一尺半深,要去除地基上面的浮土与软土,将路基修建在底下坚硬的岩石层上,才能保证明光大道修好后,不会轻易下陷,能够长期使用。
挖好地基后,李啸又要求,在上面先铺上从采石场运来的的碎青石块,先在地基上铺一层,从而减少渗水,增强道路承载力,并可减少砖头使用量。而道路的两侧,则有从采石场定制的青石条固定,从而防止边缘的砖头易破损。
铺好青石板与青条后,接下来,便让建筑劳工们,在碎青石块上用水泥与河砂制成的混凝土铺覆,再于上面铺设砖头,并让最上面的砖头,与两旁的青石条成同一水平面。
最后的工序,便是在砖头与青石条上再铺上一层厚实的混凝土,同时每隔个十来米便用木板隔断混凝土层,从而保证路面不会因为热胀冷缩而轻易变形开裂。
其实李啸的这个设计规划,相当于达到了现代中国那连接城乡的二级公路的标准。
李啸要求这条水泥官道的最终建筑效果,是宽阔平直,便于排水,不得有坑洼不平,平均宽度要达到三丈以上,哪怕因为地势原因不得不修段窄路,最窄处也要有两丈以上的宽度,以保证那四马车,最少可以并排三列的间距,进行行驶运输。
要想富,先修路,李啸相信,能把这条贯通台湾南北的明光大道修好后,整个台湾的经济发展,就可以真正踏上高速前进的快车道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