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虎

第三百六十一章 中华银行(3/5)

目录

并且,随着贸易份额的增长,从美州日本等地来的白银,还在持续流入之中,一点减缓的迹象都没有。

在真实历史上,随着白银的持续流入,终于在清朝中期结出恶果。导致白银大幅贬值与通货膨胀同时发生,让清朝各地的农民与手工业者纷纷破产。也导致了嘉庆皇帝一登帝位,在西北地区,便爆发了由破产农民组成的,大规模的白莲教起义,所谓的天朝气象,终于一去不返,清朝从此走向中落,不断衰亡。

而现在,李啸治下的各类产业,诸如制盐,丝绸,生丝,铁器,呢绒,香烟等产品,随着海外以及国内贸易,蓬勃发展日渐兴旺,结构性产业优势在整个明朝之中堪为翘楚,特别是自台湾大开发起来,黄金白银在他的这些沿海各城池州县中,迅速流动集中,以至在这小小的区域中,白银的市价大幅贬值。

要不是海贸的大头与商税控制始终由李啸任命的官员把持,他又大力从内陆移民,以扩大台湾以及沿海诸地的内需市场,尤其是采取了大量屯积粮食,大量兴建粮食积仓的粮本位经济政策,才使得这些地区的经济,未能因为白银市值大幅下降,而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

拥有后世记忆的李啸,非常清楚西方经济学中的关键一点,那就是,经济循环的核心是货币,而货币的核心则是国家信用度。

这种信用度,和金银或者纸币是无关的。从极端的意义上来讲,即便你全部采取黄金白银作为支付手段,可只要使用者对其失去信心,金银体系一样会崩溃。

而之所以,世界各国,均把黄金作为经济核心的原因是,黄金产量始终很少,而白银产量在几个世纪内爆增,因此对于白银信心崩溃的远比黄金更快更容易,如此而已。

那么,现在的问题是,李啸应该如何建立与维护,甚至推广这个信心呢?

当然,李啸并不是经济学家,很难用学过的经济学观点,来将这个在现代社会中,依然是众说纷纭的重要金融话题讲清楚。但是,李啸还是知道一点,最基础最朴素的根本经济原则。

那就是,只要民众手上的货币,不管是金币银币铜币或者纸币,只要能够买得到东西,以及买得到足够的东西,那么民众对手上的货币就仍然能够拥有信心。

不过这是对于货币最终使用者,或者说买方来说的。如果换个角度,对货币有信心,卖方自然就会卖,买方也就买的到。若是没信心,卖方就不会卖,买方就买不到了。也就是说如果从卖方的角度来看,必须要先对货币有信心,他才会愿意收入货币卖出货物。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撩心快穿:女神,很硬核! 刀剑天帝 魔法大陆的地球交换生 乱三国之吕布 喋血双鱼佩 神级龙珠系统 烟雨淼淼终难离 凤主天下:嗜宠毒后萧盈妖孽 帝少逃妻拥入怀 每天都要经历总裁文名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