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帝陵是凶地(2/5)
皇帝一发令,手下的相士与风水师们立即忙碌起来,开始在京城郊外,四处给皇帝堪查选址。
只不过,当时同样年纪轻轻,只有26岁的钦天监司员方玉,对钦天监的同事们,每天这般忙碌选址,却是十分冷漠,一点都不想参与。
而他之所以对选择皇陵一事这般冷漠不上心,并不是方玉为人惫懒不想干活,而是,道术高深又精通风水堪舆的他,曾暗中遍访京城一带,发现能安葬朱家皇帝的火属性陵墓,已经没有合适之处了。
只不过,方玉人微言轻,他的探查结果,无法对任何人明言,只能压抑在心中。而他这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态度,令钦天监的大领导,监正杨汝常十分不满。
随后,在杨汝常的催逼下,方玉还是只能离开钦天监,装模作样的去京城郊外探查,当然也没有任何结果。
后来,钦天监派出给皇帝选址的司员与风水师们,也发现了这个问题,那就是,在京城附近,想再找到风水极佳的万年福地,实在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
他们接连找了好几处地方,不是方向不宜,就是堂局狭窄,还有一些地方,要么是位次参差,要么砂水倾倒,总之,都不是上佳风水所宜之地。
完不成皇帝的差事,可是一件罪过很大的事情。
故而,皇帝的陵址一天没着落,作为钦天监监正的杨汝常,心里便一天不得踏实,而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令他越来越焦急不安。
要知道,杨汝常从前任监正杨宏亮手中,接手钦天监担任监正,也不过才只有一年时间,一直想快点做出成绩,来讨皇帝欢心的他,却万万没想到,才上任不久,就卡壳在帝陵选址上,让自已的仕途大为蒙尘,如何能不让他有如热锅上的蚂蚁。
偏偏在这时,皇帝又派太监来钦天监催逼进度,令杨汝常有种焦头烂额的感觉。
这时,作为监正的杨汝常再也坐不住了,也不敢再整天呆在钦天监摆领导派头了,他这个钦天监的大领导,开始同底下的司员一般,亲自跑腿,四处探查,遍寻京城郊外,为皇帝查找吉穴。
有大领导亲自出马,手下的钦天监司员们为了表现,也个个使出了吃奶的劲儿。好在功夫不负苦心人,在又经过了两个多月的访查后,总算寻得了在各位风水师看来,堪称上佳的风水宝地。
其中一处,是形龙山,钦天监的风水师们,对其评价是主峰高耸,诸山拱抱,河水绕脚,众水来贺,形如出水莲花,案似龙楼风阁,明堂开亮,辅弼森严,堪称至尊至贵之地。
而另一处是小峪山,风水师们认为,此地十分符合风水宝地格局,其来山绵远雄峻,主势尊严,水星行龙,金星站穴,左右四辅,拱顾周旋,明堂端正,砂水有情,亦是安葬帝王的上佳之穴。
选定了这两处风水宝地,杨汝常忙不迭地向万历皇帝报喜,同时在奏章中,厚颜无耻地为自已大表其功。
万历闻报,亦十分欣喜,遂上报两宫皇太后,得到懿旨同意后,万历皇帝朱翊钧再借秋祭陵之机,亲自前往形龙山和小峪山两地查看。
经过一番对比,万历皇帝自已更钟意小峪山,遂上报两宫皇太后,得到批准后,便把小峪山更名为大峪山,在这里正式修造自已的陵墓,这个地方,便是后来的万历皇帝葬身的定陵之址。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