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八章 流贼席卷明境(4/5)
可是,城中毕竟还有少数忠于明朝的人,象署府事同知邵宗玄和新任知府何复,却同当地乡绅张罗俊等人合谋,向李建泰要求坚决主张守城。
他们蜂拥来见李建泰,在这位督师大人面前,首先厉声责骂百姓无知,只知降贼何命,却不懂君臣大义,又下令人缀崇祯钱一块,戴于额上,以示戴主之义,作出一副与国休戚的悲壮气概。
见到这些人这般强硬,身为东阁大学士又深受崇祯信重的李建泰,自是不好赤裸裸地说自已一定要投降。只假模假样表态,说自已一定恪尽职守,为国尽忠,力保保定不失。
只不过,他的这番虚假表演,很快就被到来的刘芳亮部大军给揭穿了。
数天后,大顺军到达城下,先在高声喊话,奉劝守城的明军不要执迷不悟,自寻绝路。说得督师李建泰心意大动,只不过碍于张罗俊、邵宗玄等人顽暝不化,硬要死撑到底,李建泰还能只鼓励士卒上城坚守。不过,他虽摆出一副与城共存亡的姿态,在心下却已把张罗俊等人骂了至少一千遍,若不是这般榆木脑袋的家伙,自已早就献城归降了,现在却只能为了脸面,不得不硬着头皮先抗一阵。
刘芳亮见劝降无效,遂下令全力攻城。
大顺军“架铳土阜上,击雉堞如振秋箨,铅丸铁子,喷天抉地,屋瓦飘纷。人皆戴木板循墙走。未几,西北楼火,南郭门又火,隍池溃,高橹灰飞,深沟涛散,守者不寒而栗。”
两天后,南城守弁王登洲等人缒城投降,“百雉顿空”,流寇见状大喜,一拥而上。令人耻笑的是,李建泰所带的几百名亲随军士竟然也“崛然内应”,丢下自已的督师不管,却领着保定府推官许曰可、清苑知县朱永康向义军投降。
李建泰见大势已去,情况十分不妙,立即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他立即下令,把方正化、邵宗玄、何复、张罗俊等愿为明朝效忠的官吏士绅全部处死,然后便令人大开城门,亲自率领百官出城,向刘芳亮大军出降。
刘芳亮在接收了李建泰带来的京营五万明军后,势力愈发大涨。心情大好的他,在李建泰大开城门投降之际下令,进城后全军整肃,不得禁杀,此举大得全城士绅军民之心。
接着,刘芳亮在西门召集士民宣读告谕,任命文华国为保定府尹,同时委任了推官和县令,责成他们办理粮草。第二天,“下令遍拿乡绅之未死者及其子若弟,拷掠惨毒”,进行追赃助饷。还把驱使军民拒守的明工科给事中尹洗等人全部处斩,“揭其首于竿,榜曰:据城抗师,恶宦逆子。”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