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虎

第六百二十九章 复有何路可走(2/5)

目录

张缙彦为了做官,苦心钻营,四处拉关系,终于在顺治九年,张缙彦历任山东右布政使、浙江左布政使,总算风光了一阵。

只不过,这个毫无气节的汉奸,数年后好运到头,到了顺治十七年六月,因被人举报,说其文章有讥讽圣上,且怀念明朝之嫌,以“文字狱“之罪,被捕下狱;到了十一月被没收全部家产,流徙宁古塔。

最终,这个汉奸在宁古塔郁郁而终,终生未曾返回关内,结束了可悲可耻的一生。

惶然不安的崇祯皇帝,除了提拔兵部尚书张缙彦为兵部尚书外,又立即下召令辽东总兵吴三桂、蓟辽总督王永吉、昌平总兵唐通、徐州总兵刘良佐入卫京城外,最为重要的事情,就是号召在京勋戚官僚们,踊跃为国捐助饷银,以济军饷。

令勋戚、太监和百官助饷,可以说,是皇帝为了保命,所做的最为无奈之举。

因为,此时明朝的国库早已囊空底净,有限的外解又由于京师在军事上陷于被包围状态,而根本无法运来。

崇祯不是傻瓜,他当然知道皇帝不差饿兵的道理。要调这么多外地兵马入城,军饷开销一定是要保障的。不然的话,士卒不尽力御敌不说,还极可能有哗变之危险。

只不过,心急如焚的他,很快就残酷现实,给予了连番的重击。

皇帝首先下发圣旨,责成勋戚、太监和百官报効,以纳银三万两为上等。皇帝这道软绵绵的圣旨,让在京城的达官贵人们,纷纷嗤之以鼻,观望不动。

皇帝见无人捐款,便宜想通过树立典型与榜样,来感动这些自私而麻的官僚们。

他派内官徐高,密谕周后的父亲嘉定伯周奎,让他纳银十二万两,给其他臣工做个榜样。不料,周奎虽然有钱,却断不肯答应,只是让徐高回禀皇帝,说什么“老臣贫苦,安得多金?”。并且一口咬定只能捐一千两,再不能多了。

皇帝听到自已最为信任的国丈,竟只肯捐一千两银子,心下大为不满,认为他捐得实在太少了,

于是,皇帝亲自下旨,要求他至少拿出二万两来,这个要求,让视财如命的周奎叫苦不迭。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撩心快穿:女神,很硬核! 刀剑天帝 魔法大陆的地球交换生 乱三国之吕布 喋血双鱼佩 神级龙珠系统 烟雨淼淼终难离 凤主天下:嗜宠毒后萧盈妖孽 帝少逃妻拥入怀 每天都要经历总裁文名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