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四章 唐俄议和 力攻西藏(2/5)
莫罗佐夫凑了上来,低声道:“皇帝陛下,那现在我们该如何行动?“
“我将立即派出使者,前往大唐帝国的都城北京。向那唐帝李啸,表明我俄罗斯帝国愿意议和的心意。毕竟过去的事情,也只能这样让他过去了。现在我俄罗斯帝国,愿意与大唐帝国以乌拉尔山为界,与大唐帝国两相和好,让两国正常通商往来。而我个人,也希望能与李啸保持良好的私人关系,让双方的贸易额与商品种类不断扩大,从而让俄罗斯帝国获取更多更丰厚的利润与收益。”
说到这里,阿列克谢一世的眼神十分复杂,他感叹道:“也许这样的结果,才是真正最为正确的选择吧。毕竟,我们总要面对现实。荷兰人丢了台湾,却换来了海上贸易的巨大收益。那我俄国丢了西伯利亚,如果也能获取丰厚的商业回报,亦是极好之事呢。这与李啸议和之事,我就交给你去办吧。”
闻得此令,莫罗佐夫双腿并拢,鞠躬致礼:“陛下放心,在下一定会尽快办好此事。”
很快,莫罗佐夫派出数十名使者,在乌拉尔山东面的唐军带领下,一路东行,来到了北京城中。
见俄罗斯沙皇阿列克谢一世在收到自已来信后,竟真的派出使者过来,李啸心下甚是欣慰。
在这样双方都难以继续的情况下,俄国率先低头,沙皇阿列克谢一世派出使者来到京城,希望与唐军讲和,让双方息兵罢战,从此两相和睦,互相通商,再不起纷争。应该说,阿列克谢一世的举动,还是颇为明智的。
毕竟,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这场战争再打下去,后勤艰难乏力的唐军固然会有重大损失,但内有农民起义,外有列强虎视眈眈的俄国,却极可能会走向万劫不复的惨境。
因此,一直对前线时局十分关注的李啸,见到俄国终于屈膝求和,亦决定就此终战,遂同意俄国使者的请求。
最终唐俄两国在经过多次磋商之后,达成以下协议: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