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2章 西园新军(一)(3/5)
袁绍摇了摇头说道:“将军常年在塞外征战,故而对洛阳的事情不太熟悉也属正常。想我大汉朝延续至今已经四百余载,自和帝之后,奸宦屡屡横行,祸乱朝纲,如今灵帝宠信十常侍,这些残缺不全之人更是狐假虎威,哎……方才那人名叫夏桂,不过是夏恽的一个族弟,却仗着这层关系在洛阳城中横行无忌,甚至连许多官员都对他顾忌三分。”
吕布认真的听着袁绍的讲述,再结合自身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很清楚的就明白了此刻洛阳的格局:此时,由于黄巾之乱,汉灵帝刘宏刚刚解除了党锢,但是却也并没有重用党人。权力主要还是集中于外戚与十常侍之间,士人们也纷纷接着这个机会重返政治舞台,但是此时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只能依靠于外戚的力量恢复和发展自身的实力。大将军何进,这个原本的屠户就在这个时候成为了被推到前台的人物,而那些真正的士族巨头们则躲在幕后伺机铲除他们眼中最大的敌人——宦官集团。
可是客观来讲,宦官自古就有,在东汉末年之所以达到一个专政的地步,与东汉末年的政治环境戚戚相关的,东汉自汉和帝开始,多是幼帝即位,年幼时依靠外戚巩固地位,当幼帝成长之后势必需要掌握权力,但是权力这种东西一旦拥有也就不会轻易放弃,那么这个时候皇帝与外戚之间必然会产生矛盾,面对势力庞大的外戚和各怀鬼胎的士族,皇帝想要重新掌权就必然要扶植自身的亲信。这个时候宦官,这些皇族的家奴,就成为了最好的选择。外戚往往会在皇帝成年之后在宦官与士族的联合夹击下退场,剩下的就是士族与宦官之间的斗争,而这种斗争持续的时间将会更长更加残酷。
从汉和帝开始,接连数个皇帝都是如此,最终在桓帝、灵帝之时,爆发了宦官集团与士族集团最大规模的两次冲突,被称之为两次“党锢之争”。
宦官当中也并不都是十恶不赦之徒,相反也出过很多流传青史的人物,比如发明蔡侯纸的蔡伦;再如曹操之祖曹嵩,迎立东汉桓帝有功,更是为朝廷举荐了许多人才;最出名的莫过于七下西洋的郑和郑成功,这些都是宦官中的正面人物,而东汉时期的士族阶层虽然打着儒家这个光辉的正面形象,可是实际上却也出了不少奸佞之徒。
这个时期的双方与其说是正邪之争,不如说是为了谋求彼此的权利而产生的争斗更加来得妥当。因此吕布听着袁绍的讲述,只是点点头,却也没有表示出鲜明的立场。
袁绍此人颇有心机,最近一段时日交好吕布,实际上也是有着深层次的考虑,外戚何进如今虽然势大,但是所有的士族中人却从内心中鄙视他这个屠户出身之人,而且此人好大喜功目光短浅,在士人看来不堪大用,因此他们也在积极地寻找新的任务,能够在与宦官的争斗之中为他们士人战斗,而吕布,恰恰就是他们所选中的人之一。
洛阳皇宫,一座偏殿中,坐着许多人,这些人大都是面白无须,那王甫蹇硕二人也在其中。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