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1章 迁都长安(2/5)
百官闻听尽皆哗然,三公之一的司徒杨彪率先发言了:“迁都改制,关乎天下安危,应谨慎从事。殷商盘庚迁都,引发民众不满,昔日关中被赤眉焚毁,已是一片废墟,本朝自光武帝定都洛阳已有百年,百姓世代居此,安居乐业,现在突然让他们背井离乡,恐百姓骚动,更加之宗庙社稷都在此。迁都,一切均需重建,耗费巨大,国库空虚,恐难承受。石包谶乃妖妄之书,决不可信,还请相国三思。”
董卓见杨彪公然跟自己唱反调很不痛快,但杨彪德高望重在朝中很有威信,杨家也是四世三公的世家名门,论门第不在袁家之下,董卓还是给了杨彪几分面子,没有当场发作。
董卓很有耐心地对杨彪提出的困难逐一反驳,杨彪也据理力争,董卓顿时有些急了,就要发怒杀人。
太尉黄琬看风头不对,赶忙过来打圆场:“迁都事关重大,杨公也是为国家着想,他的话不无道理。”董卓拉着脸也不答话,一时间,大殿上场面尴尬。
三公之一的司空荀爽见今天这个形势,知道说什么都没用,董卓主意已定,再多说,只能激怒董卓惹祸上身,赶紧出列和稀泥道:“迁都也是迫于无奈,乃不得已而为之,若不是关东叛乱,相国难道愿意迁都吗?相国考虑的是,关东叛乱非一日可定,迁都乃平叛需要,相国是效法当年高祖据关中以安天下。”
荀爽的一番话让董卓稍微舒服了一些,这才勉强挤出些许笑容,宣布退朝。太尉黄琬回家后连夜写表章,将迁都的弊端一一列出,希望董卓能回心转意。
董相国并未批复,他用实际行动做了回答。几天后,董卓用各地连续有灾害做借口,免去了杨彪、黄琬等人的职务。在汉朝天灾频繁发生,作为三公都是具有责任的,这也是皇帝或者权臣为了铲除异己的手段。
同时为了安抚士大夫们,又提拔了比较倾向于他的一些官员,其中就有王允接替杨彪担任了司徒一职。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