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寻求帮助(二)(3/5)
“岳丈大人,任何困难我都愿意去努力克服……”
蔡邕伸出手摆了摆,
制止了吕布接下来的话语道:
“这个问题却不是你能够轻易解决的了。”
吕布眉头紧皱,疑惑地看向蔡邕。
蔡邕看到吕布一脸期盼的模样,
再一次叹了口气:
“这个人,我一说名字你便知道了。”
“他是谁?”
吕布连忙开口追问道。
“卢植卢子干!”
吕布瞪大了眼睛看着蔡邕,
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蔡邕奇怪地看着他,
疑惑地开口说道:
“怎么了?莫非你不知道此人?”
吕布闻言,脑袋立刻摇得如同拨浪鼓一般。
开什么玩笑,
穿越来到这个时代之前,
他可是专门研究三国这个年代的历史教授,
汉末三杰的卢植他怎么可能会不熟悉。
在汉朝数百年的历史长河之中,
涌现出了无数的名人,
其中有六个人在历史上曾经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痕迹,
他们分别是被称为‘汉初三杰’的萧何、张良、韩信,
以及被称为‘汉末三杰’的卢植、皇甫嵩、朱儁。
之所以仅仅将他们六个人单独拿出来评价,
主要在于他们的功绩,
前者为大汉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立下了汗马功劳,
可以说没有他们三人的努力,
刘邦也不可能建立起汉朝,
至少不会那么轻易地建立起来。
至于汉末的三人,
则是因为他们平定了黄巾之乱,
延续了岌岌可危的大汉王朝的寿命。
关于他们三个人的记载,
在流传最广的《三国演义》当中没有过多的记载,
只是在黄巾之乱露了露头,
并没有展开细说,
并且还把平定黄巾之乱的功劳让给了其他人物。
但在真正的历史之上,
镇压了黄巾之乱的大功臣正是他们三人。
不过历史总是惊人的类似,
汉初三杰最后的结局,
一善终一隐退一反叛被杀,
但其后的根本原因,
却都是刘邦的不信任与怀疑,
站在刘邦的角度,
他如此去做并没有错,
只是未免让人感到悲凉,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