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精忠报国(4/5)
会有很多的局限性,
于是他写出了很多五言、六言甚至七言的诗句,
但是却沿用了四言体中‘兮’的用法,
后来便把类似体裁的诗,
统一称为骚体诗。
但是吕布唱出的这个歌词,
却明显不属于这两类的范畴,
所以才会让卢植发出这样的疑问。
吕布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嗫嚅着正思考时。
卢植却接着开口询问道:
“此诗歌乃何人所作?”
“额。”吕布不由为之一顿,
不过也就是一瞬间,
他接着开口,
装作不好意思地说道:
“是学生闻听恩师琴音,有感而发。故而不够工整,让先生见笑了。”
作为一个穿越人士,
既然已经踏上了剽窃的道路,
也便不在乎数量的多少了,
因此,吕布此刻说出这样的谎言,
已经没有一点不好意思的情绪。
卢植来到并州之后,
拒绝了吕布任他为官的邀请,
仅在蔡邕府中,
整日与蔡邕商谈校勘儒家书籍,
用作将来学院的教材,
故而吕布在他面前也以学生自居,
这一点使得卢植十分的欣赏。
卢植点点头,
看向一旁的蔡邕,
此刻的蔡邕也恢复了平静,
开口说道:
“子干,我说的没错吧。这个孩子文采极佳,虽然有时所做文章不算工整,但是却颇多新意,而且寓意深远。”
卢植点了点头,
由衷地向老友祝贺道:
“伯喈当真是好福气,竟然能有如此弟子。”
听到卢植的夸赞,
蔡邕不禁开怀大笑。
卢植接着转头看向吕布道:
“奉先,这诗做得非常不错,其内的情谊老夫能够完全感受得到,你是一个好孩子呀。”
吕布这会是真的感觉到有些不好意思,
连忙开口说道:“学生不敢当。学生不敢当……”
“唉——”
看着吕布,
卢植是越看越喜爱,
然而想起自己的那些弟子,
不由得发出了一声叹息。
蔡邕心中一动,
两人相交已经多年,
卢植此刻为何感叹,
他的心中自然是十分明白,
不过依然装作不知情地开口询问道:
“子干,河谷叹息呀?”
看了一眼低眉顺眼的吕布,
又转头看了看蔡邕,
卢植的眼中不自觉地流露出羡慕的神色,
低声开口道:
“看到奉先,不自觉地想起了我那些不成器的弟子呀。”
蔡邕心中暗忖:果然如此。
不过也不由得有些叹息。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