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人、人、人(4/5)
从他执政伊始,
便已经开始了对山越蛮族的讨伐和劫掠。
三国混战阶段,
西蜀由于地理位置优越,
并且在诸侯混战时,
极少受到波及,
因此刘备初入西川时,
西蜀当时的人口多达数百万,
府之国名副其实,
然而连绵数十载征战下来,
至西蜀被灭之时,
那时的人口仅剩下不足百万人,
十亭中去了七亭,
可谓是惨不忍睹。
然而与之相对应的东吴,
却在创建之初,
人口属于最劣势的一方,
可是由于长江堑的阻隔,
孙氏一族大力发展民生的政策导向,
还有就是对于周边山越饶劫掠,
使得三国后期时,
东吴的总人口数量竟然几乎与最强大的曹魏持平。
同样时数十载的光阴,
东吴的人口数量竟然翻了几番。
孙坚孙策父子初打下江东时,
那里的山越之祸尤甚于北方。
山越是汉末三国时期,
东吴境内的山贼式武装集团的统称。
因为他们往往占据山岭为根据地,
故也称他们为“山民”。
他们的兴起还应当算在黄巾之乱的头上,
东汉末年,黄巾之始,下大乱,
有潘临、彭琦、彭式、费栈、祖郎、严白虎、金奇、毛甘、黄乱等,
诸多地方割据势力出现,
这其中还有一些少数民族,
例如古百越部落后人,
还有秦汉时期的南方越饶后裔等。
他们平时也以农业为主,
种植谷物、水稻等农产品,
又因“山出铜铁”,
而常常“自铸兵甲”。
他们大分散,聚居,好习武,
以山险为依托,
组建起武装集团,
其首领影帅”、“大帅”、“宗帅”等,
时常袭扰周边村镇甚至围攻县城,
令附近的百姓不堪其扰,
甚至有许多地区的百姓们,
因为无法忍受,
甚至投身变成了山越。
孙坚、孙策时期,
境内山越众多,分布极广,
成为孙吴政权的心腹之患。
甚至孙策最初离开袁术到江东时,
去投靠叔父丹阳太守吴景,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