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9章 目光要远(4/5)
这种方案,建立在游牧强权首领的军事能力上和运气上,对……运气。为什么是运气呢,因为战争是天时地利人和全具备,才能做到百战百胜的。而为了维持汗廷的经济优势,游牧强权就被迫需要去打许多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具备的战争,这就是撞大运了。有时候就算胜利了,都可能得不偿失,所以根本不是长久之计。
那么,第二种方案就有了,那就是和中原朝廷达成协议,领压岁钱。也就是古代所谓的“岁币”“岁赐”。游牧强权的中央为了维持对地方的经济优势,就必须常抢劫,而抢劫的最优对象,往往就是中原朝廷的边塞地区。可是这个抢劫,对游牧强权来说是高风险的撞大运。对中原朝廷来说,是非常闹心非常恶心的骚扰。
所以如果双方一直处于战争状态,而中原王朝又无法有效击溃游牧强权的主力部队的话,那么这样互相敌对对谁都不好。于游牧强权而言,攻不破坚固的城池,抢劫收入可能会入不敷出。于中原王朝来说,长期边境的不宁,会对王朝的权威带来损害。
如此双方一拍即合,游牧强权许诺不抢劫,中原王朝许诺每年给游牧强权送一笔压岁钱,这就是“岁币”,再升级一下,搞贸易互市,游牧强权的中央垄断和中原的贸易,保持对其它部落的经济优势。然而,这种方案,对游牧强权来说,也是隐患,因为双方制度的不同,容易让彼此间产生误会。
在双方达成协议的时候,中原王朝会想当然地认为,游牧强权的内部也是整齐划一的。所以游牧强权的可汗许诺不抢劫了,但是那些名义上臣服可汗的各部落首领,不一定会听话。但这对中原王朝来说,这就是不守信用,这样即便游牧强权的可汗心怀和平,中原王朝也不会真的给他们和平。
其次,单纯的压岁钱,其实主动权都掌握在中原王朝身上,如果把游牧强权的经济优势全依靠在中原王朝的压岁钱、最大化和中原贸易的垄断地位上,那么就会落得东汉时代的匈奴、唐代的回鹘、还有后世明代的顺义王政权这种下场。
此外,中原王朝可以将岁币和互市作为一种遏制游牧政权的工具,干涉其内部事务,破坏他们的稳定。如果中原王朝发现,唉,原来可汗就是个盟主,其他人不一定完全听可汗的。那么中原王朝就会选择找一个其他的草原猛男,给他一定的经济支持,让游牧政权长期陷于内战之中。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