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管千川(一)(2/5)
入神境界,总共分为四个层次——虚神、灵神、通神、化神。
虚神境界,需要在大师境界的时候,感受自身内部的神魂,扩大自身神魂在天地间,在自己身体内的存在感。随后,将自身的意识融入到神魂当中,开始能够利用神魂的一部分能量。
当然,这部分能量和安小语所能够使用的神魂之力还是有着天壤之别。
安小语的神魂之力,是建立在神魂独立的基础上的。在以神入道的修行当中,意识更像是一个远程的控制中心,同时控制肉身和神魂,而肉身和神魂当中保存着的感官和智慧,是源自其本质的。
以神入道,是将肉身和神魂分开,同时淬炼提升的法门,肉身、神魂、意识同时存在与不同的立场之下。
而以武入道的这种操控,根源上是将这三者融为一体,首先提升肉身实力,随后利用意识融入神魂,达到能够让神魂和肉体融合加持的效果,从而使肉体能够触碰到天道的门槛。
所以,虚神境界的神魂之力,更像是一种感应扩大装置。
在意识融入神魂之后,想要让武修没有经过淬炼的神魂达到与身体圆融的境界,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因此,还需要对神魂进行进一步的加工,使人类生命层次的神魂变成一种跟容易被肉体接收的形式。
这个形式,便是灵神。
当虚神层次将意识彻底融入到神魂当中之后,武者开始可以内视外视,直接看到自己身体当中的状态,感受肉体之外的能量存在。这个时候,神魂就可以通过武者身体的经脉,吸收体内的能量,逐渐凝聚起来,具备一个完整的形态。
我们知道,人的神魂就像是一个被困在肉身当中的蓝色水泡,安小语曾经看过很多次。这种水泡只有头颅和四肢的分别,而在头颅上,根本就没有五官。甚至有些本来就虚弱的神魂,手指都没有明确的界限。
灵神境界的修行,便是将自身本就没有固定形态的神魂,通过能量的锤炼,凝聚成一个在自身体内拥有具体形态的存在。
而这个境界的有趣之处就在于,根据武者自身性格和修行功法还有一些能量属性天赋的不同,加上武者对于文化的理解和对于信仰的崇拜,灵神境界所产生的灵神形态,并不一定和武者本身一模一样。
比如有些人性格隐逸,同时修行了坐看道,属性天赋属水,喜欢阅读典籍研究古文化,信奉人道教祖。这样的修行人在灵神境界的时候,很可能最终成型的灵神,就会呈现一种水德道祖坐像的形态。
有些人性格爆裂,修行的是狂暴的功法,属性天赋属火,喜欢和人拼斗和角力,相信整个天下弱肉强食、实力为尊。这样的修行人所凝聚出来的灵神,就很有可能是一种火德巨神战像。
这样的个性差异在于灵神在凝聚的过程中,武者向其中灌输的能量和意志到底是什么样的。因为这样的不同,灵神所具有的神妙效果也就会截然不同。
理论上来讲,虚神境界对于武者的提升,在于突破了大师境界之后的圆满,能够将入室境界四个层次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加上神魂对于天地的感应,更加敏锐的第六感和多年积累的战斗经验,让他们能够碾压大师境界一下的修行人。
到了灵神境界,才是一个真正的实力突破。
由于武修对于神魂的利用只知凝聚而不知补充,所以当松散的神魂凝聚成灵神的时候,体积会急剧地缩小,变成一个不足核桃大的灵神核心,通过神魂之力和经脉与肉身相连。
这个时候,神魂就会出现在武者的眼前,但是他们根本不知道神魂在什么地方,能看得见,却不能摸得着,还能够利用其中的能量。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