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一章 命书(一)(2/5)
天渊文就因此呈现出了一种变种的通用语类型,其中间杂着大量已经变形的大陆通用文字,然后穿插着部分的天渊国原创文字。当时安小语看到的十分的吴娘,这些人就不能直接用大陆通用文字的吗?
但是景三庭告诉她,在那个异族掌控大陆的时代,人类的所有民族都必须保证自己的传承,那个时代的传承永远都是比生命、财富等一切都更优先的东西,因为只有传承不灭,才能够保证人类的火种不熄。
因此在面对任何外来者的时候,任何的民族都不会轻易放弃他们的传统、语言和文字。就算是他们的文化更加的低级,那也绝对只能有选择地接受。这就是当时所有人类民族的尊严,永远都不会改变。
安小语看着扉页上的文字,先是粗略地看了一遍,然后又仔细地进行翻译。
师廷不太理解:“既然灵媒文能够更好地记载和传递信息,而浮诠又很可能是一名以神入道的修行者,那么他为什么不干脆用灵媒文来写字呢?这样不是更加的方便吗?”
“因为这是一本命书。”安小语轻舒了一口气说道。
“命书?”
“所谓命书,就是记载人命的书籍,书上写下的每一个人的名字,都蕴含着这个人的一丝神魂印记,通过命运之线,就算是隔着千山万水,也能够清晰地知道这个人的生死状况,所以叫做命书。”
“原来如此,既然是用来记载名字的书籍,那就不能用灵媒文书写了,而是要用这个人原本的名字文字来记载,才能够产生这样的效果。”安千里点头说道,随即又好奇:“所以扉页上到底写的什么?”
安小语又仔细看了一遍扉页上的文字,轻声念道:“天渊国三百四十六年,沛帝不改其意,帝之,改号帝元。帝元元年,诠奉命督建密藏,耗时三年零六个月十五天,移天渊初生孩童入密藏。”
“吾欲死国矣,托密藏于铮观。”
“铮观吾儿,见此书如面,当保天渊血脉为首……”
接下来,便是一系列密藏当中的安排。果然像安小语之前猜测的一样,在密藏的上层,那些石柱上是人们居住的地点,下方则是安排着能够化为泥土的某些石柱,还有模拟阳光的阵法,甚至还有牲畜。
师廷听得一愣一愣的:“这不就是模拟生态吗?但是在这个地方,所有的东西都被海水给封锁在了一万多米的水下,物质和能量交换难道不会出现大问题吗?这也能住人?”
“问题就在这方镇海印上了。”安小语说道:“这方镇海印的作用,就是抽取海洋当中的力量灌注到这边来,阵法的消耗、模拟的阳光能量、温度、石柱的动能和势能,全都来自于海洋,这还会缺少来源吗?”
师廷面色一滞,点点头没有继续说什么了。
紧接着,安小语掀开了这本书的书页,第一页上并排两列写着八个人的名字,看了一眼之后,她飞快地翻开了第二页,然后第三页、第四页……一直到写着名字的书页结束,剩下的全都是空白之后,安小语才摇了摇头。
“果然,里面的神魂印记一个都没有剩下,应该就是代表着这些保存在水中的婴儿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