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秦国师(1/5)
目前秦国的问题,和大部分的问题都差不多,来自内部和外部两方面。
内部问题,则是在于民和官。
民主要是徭役赋税,始皇帝嬴政下令北筑长城之后,虽说征调的大多数是一些六国战败的奴隶。
但是长城的浩大工程量,仅仅凭借那一点人数,是完全不够的。
所以除开这些之外,秦国本国的子民,也有大量的青壮年被征调。
这就导致大量的土地被搁置。
因为缺少青壮年,剩下一些老弱病残,根本没有办法开辟出更多的土地来。
而长城这项工程,还有帝国别的地方,都要耗费大量的钱财。
这就使得赋税的压力增大,最终又落到秦国的子民身上。
长此以往,必将成为大隐患。
当然,这是大问题,不可忽视的问题,另外还有一些,但是并没有这个严重。
至于官。
则是争权夺利的斗争,主要来自于皇子之间的争斗。
长公子扶苏同十八皇子胡亥,算是这里面最大的两股势力。
朝廷之中,许多大臣,都有着心思,而已经站队的人,则要千方百计的为自己谋利。
只要位置没有彻底定下来,那这些人的争斗就不会停歇。
而外部,差不多也是两方面。
一则是北边的胡人,二则是六国余孽。
胡人暂且可以搁置到一边,因为现在对方还对秦帝国这只猛虎抱有一定的疑虑,所以还在观望和积蓄力量。
因此可以趁着这个时间,先将内部的矛盾整理好。
修筑长城的工作是不能停的,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就是一个钱的问题。
如果有足够的钱,那只需要开给那些工人工钱,那么就能够保证他们不心生叛乱,还有保证家里人的生活。
有钱,也能够招来人。
朝廷的赋税也不用加重。
当然,钱在什么地方?
正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要钱,自然还是要从秦帝国出手。
所谓以工代赈和承包制度就非常好用。
这也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需要改进生产技术。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生产技术的提高,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工作负担,减少人员伤亡这些问题。
最重要的,能够加快长城的建设进程。
……
这一夜,苏牧和嬴政聊了很多东西,同时还显露出自己的部分实力。
如同仙人一般的手段,腾云驾雾,直接将这位心境很好的千古一帝给震撼到。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