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烽烟四起(2/5)
后世赞颂者虽众,真做起生意来,效仿者寥若晨星。
卖货的漫天要价、廉买贵卖,买货的就地还钱、锱铢必较,这才是最常见的,也是最正常的,符合人们趋利的本性。
做生意便是如此,那卖货的是“从南郡到北都,买的没有卖的精”,而买货则要有“政客的脸皮,纵横家的嘴巴,杀人的胆量,钓鱼的耐心,坚如铁石,韧似牛皮”,说得都是凭本事占便宜,亦非过誉。
就说那个韩康,自己虽然没有赚到什么钱,但有了巨大的口碑,启明帝直接给他赐了一个“童叟不欺”的金字招牌,还招了他的孙女入宫去做女官。
这一下,其他的药商都傻了眼,原来装老实人也是一条终南捷径,只是一般人可没这耐性,谁知道三十年后,能不能遇见另一个启明帝呢?
曼殊倚着茶楼的栏杆看去,街上熙熙攘攘,各色玩好充斥着市场,每个人还都在竞相的要低价卖出去,买主又要高价买入,谦谦君子,就是讲价也是要来来回回,讨论上百次。
说起来还是吃饭喝茶便利些,却不料三人坐下后,那酒楼也不是明码标价,而是看着给。
这一下真不知该给多少钱了,那茶楼里带着动物的人也非常的多,若水好奇道:“凤先生,怎么这里的人出门都带着动物,还都是带两个?”
“若水,你的观察能力越来越好了,但你看其他那些没有带动物的,有什么特点呢?”凤云明是一个很好的老师,他很能启发学生的自我思考。
若水仔细去看那些没有带着动物的君子国人,从外貌上,似乎没什么分别。
她感到深深的迷惑,怎么完全看不出来呢?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