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读书人的声音(下)(2/5)
历朝历代闹事起义的多为读书人弃笔从戎的后果,首先他们有脑子还有嘴,能够轰起无知群众不知实情的逆反心理,能够杀人的不一定只有武将手里的刀枪,读书人聚在一起的毛笔也是另一种杀人的武器。何况武将杀人只凭一时的心气,而读书人杀人是拿着瞒骗经纶义正严辞的讨伐,杀人之后还能够站在正义的一方。
一点点传递的消息使得此事变得愈发不可控了起来,作为读书人自是需要敢为人先的勇气,比起此刻雨中依然坚持的跪在午门外的安阳重臣,比起他们还需要考虑头顶的乌纱帽,比起他们还对现今王上的忌惮,比起他们心中尚存的孔孟之道而言,这些在玄武大道上的读书人无所忌惮,有些已经考取得功名的秀才更是清高自傲,觉得自己站在正义的高地审判着王上的劣性,感到如今做的大事比起那些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前臣更加伟大,仗着自己的身份更是胡闹,或许想着未来能够从中获得某些利益。
仅仅几个能够看清形势的明白人也不敢随意说话,一言怎抵悠悠众口。
为了一句胡乱的想法,为了能够让王上听到读书人的声音,或者说是为了让王上能够开始害怕读书人团结下的力量,这些无所忌惮的读书人爬上的钟楼,哪怕是平日里无用的文弱书生,几个守楼的老兵也抵不过远多于己方的拳头,何况人多了起来,胆子也大了起来。不知在谁的一声法不责众下,赤红着双眼的读书人们绑了官兵,抢了鼓槌。从这一刻起,博安城的晨钟暮鼓便没了计时的作用,因为从这一刻起,钟楼鼓楼开始了不停歇的敲击。
整个博安城都陷入了噪音之中,连此刻身处博安城周边调查圣女下落的瑟维圣骑士以及小陈安都很奇怪博安城内突发何事,引得如此远的村落都听得到博安城传来的声响。
装扮成宁采臣的吕浮生正开心的背着自己的小书箱,唱着小歌往前走着,还在心里默默想着为什么读书人里边没有女子啊,这让自己怎么去寻找小倩,实在找不到能演一出梁山伯与祝英台也行啊。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