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3/5)
还有在青岛工作的小柱。“小柱的打工时也是他的受伤史。整整20年,他一直在污浊的工作环境中辗转。他头顶的天空,没有晴朗过。”[1]271从一开始,可能不知道氰化物等气体的危害,到后来即使知道后仍旧坚持这一工作。他不是没有意识的,但没有更好的职业供他选择,为了生存只能忍受。在这些外出务工者的身上可以看到疲倦伤痛死亡围绕的阴影。
他们的每一步,都是在用自己的血泪铺垫,外界看到的可能只是一个农民工的死亡讯息。但对于他本人来说却是被日积月累的工作压垮,对于他的家庭来说更是失去了家庭的成员和支柱。生命为代价也难以挣脱这张大网,他们不仅身体的疲累达到极点,精神状态也不稳定。可以涵盖为几大类:
压抑紧张。在西安的梁庄外出务工者主要从事蹬三轮。一方面要提防被挤车,另一方面还要对付车被扣押,每次上工精神都高度紧张,害怕辛苦挣钱的车被挤了,殴打抢劫等一系列事件切都不能让他们内心有所放松,总有块石头在心里压着。二哥万立在城中检查出来糖尿病,心情也极度不好,后来回了梁庄,吃了几副药,身体慢慢康复。这里二哥从城里到梁庄有一个心情的转变。回家心里高兴的很,在城里精神则是压抑沉闷。到北京市青哥的住处。“我被房间的简陋粗糙和那种封闭的气息,弄得诧异了,没有任何精神的意味,也没有任何放松,悠闲丰富和湿润。就好像一条深海里的鱼,被死死的卡在石头缝里,不能动,也看不到任何事物,一任黑暗冰冷的水流过。”[1]164表面是在写青哥所居住环境的封闭和单调,实则是写其精神世界与外界讯息的隔绝。每天早出晚归,不停重复工作几乎没有时间去接触外界讯息,日复一日如此封闭压抑。这种压力是所属环境给人的感觉,更是精神长久压抑在这种环境影响之下的表现。像青哥一样的农民工无法改变外在的因素,只能跟着被规定的准则走在每日的工作中,贡献自己的十分力气,精神上却日渐空虚。这是一个极端的表现,身体贡献越多,精神层面愈显匮乏,愈发的失去对外界事物感知探求的兴趣和意味。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