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1/5)
也有一部分外出务工者因为职业感到羞耻。梁鸿在西安考察时遇到一个十八岁的年轻人,沉默异常。要么不说话,要么就是和坐车人或不相干的路人吵架,拒绝与梁鸿交流。那双愤恨的眼神,令人记忆深刻,他愤恨父辈与“我”交谈甚欢,也愤恨处于这样一个职业之中。而这一切都来源于羞耻,他为他的职业和劳动而羞耻。产生这羞耻感的原因,大概源于以下几点:一是这一职业本身的地位低下,在这个城市并不受到尊重,给他带来一种公开的被羞耻感,仿佛农民工的存在就是不那么光明正大,而应该受到嘲讽。二是他还年轻,充满着对生活的不理解,对于眼前困境的无能为力让他怒恨。他不想成为父辈们那样在城市卑微的存在。他羞耻于父辈们的自嘲与欢乐,他拒绝这样的放松自轻自贱,他想通过外在的冷漠掩盖内心的自卑羞耻隔绝外面梦幻与他不相干的世界。
试图接纳新思想,寻求解脱。梁鸿在遇到韩建升的时候,便被他的外在气质所吸引,“忧愁的憔悴的失去了某种主体意志的形象。”[1]他是城市的“孤独症患者”,在这个城市里处于半悬空状态,微薄的工资,难以成家。可他来参加“工友之家”企图打开自己适应这个社会,这是一个孤独与疏离的时代,如韩建升一样的人外出务工者,企图在精神匮乏的时候打破现实的围墙寻找一个出路,拼凑完整的人生。
二、梁庄外出务工者生存困境原因
(一)城市的排斥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