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4章 北洋海贸同盟(2/5)
至于其赖以成名的防御么……以朝鲜的冶金水平,一层铁片到底能顶多大个事,恐怕难说得很,无非是仗着当时的日本军队重火枪而不重大炮,没有足够的海上火力罢了。
况且,到底是船壳覆盖铁片,还是加装了某些铁钉、铁锥,中日朝三国的历史学界到后世都没能给出一个具有公信力的说法。
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
甚至“时无英雄”都有问题,明军当时战舰的火炮很可能就足以击破龟船的防御,只是朝鲜运气好,大明爸爸是友军。
再加上李舜臣发迹得晚,五年前才中武举,而现在虽然已经三十七岁,却还不知道在哪个旮沓里玩呢。
如此横向对比一下,高务实觉得朝鲜现在的海军实力,恐怕还禁不住单单一个天津港的京华运输舰队一顿打。
而日本方面,今年还不必太担心,别看倭寇海盗好像横冲直闯很厉害,在大明沿海闹了快两百年了,其实在倭寇闹得最凶的嘉靖朝时,真倭在倭寇中的比例大概就十分之一左右,剩下的基本都是大明自家的海盗,只是打着倭寇的幌子罢了。
经过张经、胡宗宪、谭纶的抗倭,不仅涌现出俞大猷、戚继光、刘显等一批名将,基本剿灭了绝大多数成气候的倭寇集团,而且随着高拱的开海政策推进,现在的倭寇已经越来越少。
前段时间闽海海盗联盟的团灭式大败,更加加速了倭寇集团的衰亡。
况且,就算倭寇最凶的时期,倭寇自己的船只也没什么优势可谈,真正靠谱的、作为主力使用的海盗船,几乎都是大明海盗们的……
反而,日本的官方海军力量并不怎么行,这一点只要看看“净海王”汪直当年在日本的事迹就知道了。日本很识时务,打不赢就交好,何况汪直还能给他们搞来先进的火绳枪,于是汪直甚至在日本自称徽王。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