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新制(2/5)
“风行草偃,以仁义行事,岂有事不成者。轻则辱骂,重则殴打,如对家畜,如此待之,欲让人尽死力,岂可得乎?”
这一道圣旨下了之后,圣人也就不再管了,他倒是不在乎这些地主怎么看,他需要的是看到民间的反应。
对于五口之家来说,这个丁银倒是算不上多,不过对于地少人多的,那就不好了。
很快就有官员反应,很多地方山太多了,根本不产粮食,一亩地也只能收获百斤粮食,甚至更低,希望圣人能更改。
圣人也不愿意所以地方都如此,最后有下诏,若是产粮不够,可以用其他物品相抵。至于什么物品,地方官员上报朝廷,然后又地官府参详,最后上奏朝廷。
等到昭宁六年,一切都商议的差不多了,各地就开始执行起来。
因为河左四府土地肥沃,于是严格按照原来的规定,像是祥云府,青州府这些地方,就稍微减轻了。
经过太府官员核算,按照新的税收,那么朝廷一年就可以入五千万两银子,其中可以调拨两千万到四府。
圣人对于这个结果很满意,但是大户人家多少不乐意了,其中国公亲王还好,还有赦免人员,而国公一下的诸侯,养着一群清客,以前这群清客不过是同吃同住,如今可要缴纳丁银了。
除了丁客,还有不少家丁,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有些诸侯原来的土地就是免税的,如今丁银算到了他们身上,就如同对他们征税了,他们自然不愿意了。
这些诸侯开始上表,希望朝廷能够免除他们丁银,最少可以给他们一个定额。
昭宁六年二月,圣人也相对的出了条令,侯爵免丁三百人,伯爵免丁一百,子爵免丁五十,男爵免丁三十。
于此相对应的,圣人也下诏,若是有诸侯瞒报人丁十人,爵位降等,瞒报百人,除爵。
诸侯当然还是不满,有几个诸侯上表,最后会给他们都是一张张罪纸,让他们乖乖闭上嘴。
除此之外,圣人让诸位国公派遣人员,在各自所在的府,彻查人口。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