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寸步不让(2/5)
文妃见气氛有些不对劲,于是对着远方说:“圣人你看,前面的梧桐树已经快长大了,过几年,圣人就可以坐在梧桐树下,乘凉纳阴了。”
魏思思听到这话,对着圣人说:“这倒是好,就是不知道圣人你能在这清华园之中,还有几个夏天能够消磨。”
圣人听到这话,摸着自己的鼻子,对着魏思思感叹说:“朕终究还是看不到梧桐叶落阶不扫的景象了,罢了,我们去牡丹亭吧。”
圣人带着魏思思一起到了牡丹亭,魏思思看着牡丹亭,若有所思,圣人对着魏思思说:“朕等了这么多年,终于将当年那个牡丹仙子,请进了这天家御园。”
这时候玉琮走了进来,行礼之后,圣人笑着说:“时间紧急,朕也就在牡丹亭,一边赏着四周美景,一边听两位爱卿谈谈养廉银的事情。”
圣人说完,最先开口说:“如今朝中有两股意见,一是调整俸禄,二是发养廉银好。”
玉琮最先开口说:“启奏圣人,臣等管见,以明例规制,调整俸禄为佳。”
“魏侍读,关于玉大人说的,你可有什么疑叙?”
“臣斗胆,窃以为大小臣工,明立规制,各增六十倍俸禄,不但右府筹措困难。而且水涨船高,物价起扬,官俸独厚,最害民生。此乃陈朝灭亡之根本,圣人不可不查。”
魏思思说到这里,举出了陈朝的例子,陈朝有待官员,高薪养廉,小小的一个九品县丞,一年的俸禄就是三百石,至于高层官员,更是数万户才能养一家。
这些官员有钱了,虽然不贪了,挥洒无度,天下半数粮食丝绸宝器毁在他们手里,最后结果就如后人写的赋文所说。陈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最后魏思思将赋文念到这里,后面就没有再说,然后继续陈述说:“这天下臣工,能耐不一,优劣不等。对于绩优之官,朝廷应多付养廉银,以彰其能。对于那些绩劣之官,朝廷应该少付或者不付,以质其庸。这样才能劣者改进,贤者安乐。”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