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一十六 镇三山(九)(1/5)
“伍和一声镖车走,半年江湖平安回——”
宿州河清郡以北黄岭郡,自古以来便是膏腴之地,百里沃野,药园药圃极多,当地百姓以此为业者甚众,所产数种名贵药草品质于大尧十六州内首屈一指,其中佼佼者更跻身为大尧皇家御用贡品,宿州世家豪阀更是竟相购入。
世世代代积累了相当财富的黄岭郡繁华盛况甲于宿州,其郡城在宿州百姓口中更有“小武杭”之称,其富庶也可见一斑,纵是受数年前那场饥荒影响,此间前来收购药材的行商还不及往年极盛时的七成,却依旧使得黄岭郡城内大小酒楼人满为患,连郡城附近客栈也多被行商队伍包下,挂出客满的招牌。
无奈之下许多并未寻见有空房客栈的行商只得在黄岭郡城外就近扎营,这些为收购药材随身携带大笔现银银票的客商,即便花大代价雇佣路护和镖局人马保镖,可每年总会有那么几队行商于往返途中不知所踪,其中不乏有雇佣了大批护卫的老字号商队,整队人马都在宿州境内杳无音讯,官府也没能查出个所以然来,案牍库内至今仍积压着十数宗悬案疑案的卷宗。
纵使年年有同行在黄岭郡内人间蒸发,大尧十六州的行商们仍前赴后继赶来,商贾逐利而行,可见一斑。
张八顺眯缝起眼睛,意图在尘土喧嚣的大道上看清此后二十里路程的走向,奈何大道是尽延绵不尽的行商队伍,马蹄和大车掀起的尘埃让这位伍和镖局镖头心里头有些焦躁,可又不好当着手下镖师和雇主的面显露出来。
“光天化日朗朗乾坤,总不至于有人来劫镖,镖头且宽心些。”近旁的年轻镖师策马上前,“咱们这一路上但凡有贼寇盘踞的山头都绕开了去,虽说多走了百余里路程,可到底路上安生许多,更何况才出黄岭郡城二十余里,想来....”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