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九章 青岛战役(三)(3/5)
而时任山东巡抚的是毓贤,他仇视外国,赞同民众反洋教情绪,并积极支持义和团的发展。可以说义和团的发展壮大,和毓贤的支持推动是分不开的,有种说法就是毓贤将义和拳改为义和团。正是在毓贤的明里暗中的支持下,朱红灯才能闹出这样大的声势,甚致是对抗官军。
11月朱红灯和本明和尚在博平华岩寺会合,决定分兵四出,大闹茌平,影响邻县,反教灭洋。但这次淸军己有准备,山东游击将军马金叙率军出击,将朱红灯、心诚和尚、于清水等人擒获,解送到济南。
而这时在列强干涉下,清廷己罢免了毓贤山东巡抚的职务,令毓贤赴京,改任山西巡抚,任命袁世凯接替毓贤署理山东巡抚。结果袁世凯刚一上任,便下令杀死朱红灯、心诚和尚、于清水。并严厉镇压义和团的活动,到了1900年5月,山东地区的义和团基本被袁世凯清理干净,余部都转移到河北地区发展,后来就基本和山东义和团没有联系了。而后来在天津领导义和团的首领曹福田、张德成等人,没有资料证明他们和朱红灯等人有什么关系。
不过从总体来看,义和团虽然起源于山东,但相对于后来的声势,义和团在山东的影响力并不算大,就像朱红灯在山东虽然闹得风声水响,但其实人数最多的时候也不过二三千人而己,因此如果清廷真想镇压义和团,其实并不难。后来袁世凯接替毓贤署理山东巡抚之后,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山东地区基本就沒有义和团活动了。
这也说明义和团的能力其实非常有限,毕竞只是一个松散的团体,既无明确的指导思想,又无强有力的领导组织,不可能有什么战斗力,而义和团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有着极为复杂的原因背景与政治斗争。
当然,山东义和团消亡,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1900年4月,山东全境来了一次大降,大大缓解了自1899年以来山东地区的旱情。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