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五章 进驻胶州湾(2/5)
当然,驻守并不等于是防守,只需要保持对这一片地区的控制力就行了。另外罗岳要驻守的地区大部分都是荒野地区,人口并不多。实际上整个胶州湾地区在这个时代都是不发达地区,人口极少,按照清廷的户籍统计,德国租借的胶州湾地区广达5500平方公里,但只有8万余人口,既使是还有一些未统计的人口,但总计最多只在10万左右,而且人口大多分布在青岛地区,胶州湾西岸的人口不足两万,大致分布在营海镇、红石崖镇、黄岛这三个地区,因此只要控制住这三个地区就行了,而且穿越者有先进的通讯设备,互相之间的联糸并不成问题。
罗岳将全营的三个连马别驻守营海镇、红石崖镇、黄岛,这三个地区的距离都在15公里以內,如果遇到突发事件,其他军队可以在1小时左右赶来増援。而指挥部也知道一营的责任艰巨,因此还拨了三辆猛士车,以方便驻地之间的来往。
而一营的营部被罗岳设在营海镇,这里一营驻区的最北部,也是整个胶州湾地区的西北角,最深入内陆区,人口最多,大约有近7千余人口,而且南邻红驻区,北接胶州,是胶济铁路上一个重要的节点。
人民军进驻胶州湾地区,并没有在当地引发多大的反应。别说是海外华人的消息,不少当地人连德国强租胶州湾的事件都不知道,这主要是因为这个时代的消息闭塞,而且胶州湾地区也不是什么发达地区,因此消息传递就更加滞后。另一方面也是德国租借胶州湾的时间并不长,还没有在胶州湾地区建立起有效的管理,对靑岛以外的地区,基本还是任用当地的原清廷吏员、或是地方乡绅来管理。
而对于当地的普通百姓来说,其实生活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管理自已的还是那些人,租赋还是那么多,什么都没有发生变化,至于这片地是归清廷管还是归德国人管就并不重要了,反正自己的日子照过就行了。
不过吏员、地方乡绅的消息当然要比普通百姓灵通得多了,他们不仅知道现在胶州湾地区己经易主了,而且还听说过一些海外华人的事情,知道这是一伙生活在海外前朝后裔,但却是华夏族裔,而且打仗十分厉害,连洋人都被他们给打败了,现在他们赶走了德国人,并且取代德国统治了胶州湾地区。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