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七章 进城(三)(4/5)
王胜的心里一动,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难道刚才周文淮说重办王家的两兄弟只是敷衍自己的话,而是打算人民军离开以后,才帮王家兄弟夺回王家寨,因此道:“我们还打算在王家寨盘据一些时日,至于多久尚未确定,日后恐怕还要和胶州县多有来往。”
尽管三人的喜怒不形于色之功己颇有火候,但听了王胜的话以后,还是有些变色,毕竟王家寨距离胶州县不足三十里,谁都不希望自己的家门边上蹲着一只大老虎。
这时典吏刘渊道:“王家寨仍是荒野小村,人稀粮少,不知贵众驻扎王家寨、钱粮供应是否周济得上,若是有所短缺,本县虽然算富足,但也能够供应一二支助。”
王胜听了,这才明白,他们是把自己当成打秋风的来了,想向人民军交一点保护费,好换取人民军不搔扰胶州城,也算是折财免灾。
这种事情在中国古代是平常事,由于交通和消息传递不发达,中央王朝对地方的控制与保护力有限,再加上官僚运作的效率低下,因此在地方的县镇小城对强盗、土匪,只能靠自己的力量抵抗,但县镇的守卫力量有限,对一些势力较大的强盗、土匪基本难以抵抗,于是也衍生出这样一套交纳支助的惯例,由县里的乡绅、富户一起凑出一笔钱财,交给强盗,以换取他们不掠劫本县。而且对过境朝廷的官军,也有一套类似的做法。
胶州县的地方富庶,而山东本来就是盛产强盗、土匪的地方,因此胶州往往也成为各路强盗、土匪的重点目标,而胶州城里也准备了一笔专用的资金,用来打发各路绿林好汉,现在也对人民军用上这一招。
明白了对方的用意,王胜笑着摆了摆手,道:“几位大人的好意,我们心领了,不过我们人民军一向军纪严明,秋毫无犯,既不同于强盗、土匪,也不是朝廷的军队,因此不用贵县给我们支助。”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