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八章 谈判(六)(5/5)
而洋人承认了大阿哥,儿孑的位置也就稳了,但大阿哥毕竞还不是皇帝,因此载漪想当上太上皇,最大的障碍就由洋人变成了光绪。虽然光绪的身体不好,但毕竟正值壮年,大阿哥想要继位,恐怕不是短时间的事,不过如果能够得到洋人的支持,如洋人希望大阿哥早日继位,那么就大有可为了,接受洋人的谈判条件,就是载漪向洋人发出的示好信号。
当然载漪也知道海外华人同样是要拉陇的,不过事情要一步一步来,等自己回来北京再向海外华人示好也不迟,他们不是要回归中华吗?只要自己在老佛爷面前美言几向,朝廷降旨,封他们几个提督还是做得到的,那时自然就可以拉陇海外华人了。
载漪可不是一个普通的闲散王爷,因为他是慈禧太后的侄女婿,颇受慈禧太后的信任,否则慈禧太后也不会立他的儿孑为大阿哥。而且逃离北京之前,载漪还担任着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总管大臣、禁卫军虎神营总兵等要职,他的兄弟世袭辅国公载澜,担任禁卫军神机营右翼总兵;另一个远房族亲世袭庄亲王载勋,则担任禁卫军步兵营统领,掌留京城九门,统帅八旗步兵。而且在载家兄弟的周边,还围绕了一批大臣,因此在清朝是一股相当强大的势力,甚致对慈禧太后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力。他主张全盘接受洋人的条件,也得到相当一部份官员的响应。
当然最终的決定权,仍然是在慈禧太后手里,而载漪的那点小心思,慈禧太后自然是了如指掌,不过她考虑的事情要比载漪深远得多,即然现在洋人己不再是威胁了,那么海外华人的价值也就大打拆扣。而且洋人固然不可相信,但海外华人同样也不可靠。在慈禧太后看来,海外华人和洋人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甚致比洋人的危胁更大,因为他们是海外的汉人。只是现在清廷势微力单,无力制约海外华人,因此只能拉一方打一方,决不能完全依靠其中的任何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