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五章 山海关之战(四)(3/5)
人民军的炮兵立刻根据第一轮炮击的偏差,重新修正射击参数,在大约两分钟以后,又向俄军的野战炮阵地进行第二轮试射。而这一次试射的结果比第一轮更进了一步,四枚炮弹全部都落到距离俄军野战炮阵地150米以内的距离,有一枚炮弹的落点甚致离俄军野战炮阵地不到50米,严格来说这个距离己经可以算是打击范围的边缘了。其实这还是因为人民军的炮手确实都是新兵,训练的时间也不足,如果换了经验丰富的炮手,在第二轮试射时,基本就可以准备的击中俄军的野战炮阵地了,就是在第一轮时,击中目标也有不小的机率。
特尤金也不禁大吃了一惊,没想到对方的炮击落点会这样精准,只用了两轮试射,就己经无限接近了自已的阵地。只是让特尤金想不通的是,对方是怎么找到自己阵地的精准位置,如果说是用侦察兵确定位置,但对方又是怎样修正射击参数,就算是有侦察兵在附近观察炮弹的落点,但也不可能立刻就将射击误差送回给自已的炮兵。
其实这个时代,侦测手段还十分落后,而火炮的射程距离却越来越远,由其是榴弹炮的射程远、炮弹轨迹的曲线大,因此不可能通过火炮自带的瞄准器瞄准,一般只能通过侦察兵的实地侦察,或者是占据高地,用机械光学仪器来观察敌军的位置,确定自己射击的参数。
相比而言侦察兵的侦察精准度较高,可以比较精确的射击参数,但信息的传递慢,由其是在进行修正射击时,不可能极时将射击误差数据传递回去;而使用机械光学仪器,到是可以极时传递信息,但机械光学仪器是运用三角涵数原理来确实射击参数,而且这个时代机械光学仪器的精度不高,误差较大,而随着距离扩大而增加。因此如果是用机械光学仪器射击参数,往往需要多轮试射才能确定准确的射击参数。
但现在的时间己经不容特尤金多思考下去,因为对方的第三轮炮击如期而至,而经过了前二轮的试射、修正之后,这一次炮击的精准度终于达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四发炮弹有三发都落到了俄军的野战炮阵地范围内,而另一发也仅仅距离俄军的野战炮阵地只有30米左右。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