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四七章 土地改革(二)(4/5)
刘宗泽等人见了,也都纷纷起身向周文淮告辞。周文淮将他们送到县衙门外,才道:“各位父老,敬请听本官的回信吧。”
众人坐轿上马,纷纷出城离去。不过刘宗泽并没有出城,而是前往自己在胶州城里的一套住宅。原来刘宗泽虽然是胶州县的头号乡绅,但家里的田产并不多,只有一千多亩地,在这个时代,只能算是一个普通地主,每年的地租收入也不过一、两千银子,而他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是靠商业收入,原来刘宗泽是出身商人世家,现在他家在山东地区有10余处商铺,以经营铜器为主,并兼营其他商品,在胶州城里就有3处,包括一家商铺、一家酒店、一间制铜作坊,雇着50余个工匠,每年的商业收入可以超过万两。
不过虽然刘宗泽己不为官,但和京城里的不少官员一直都有书信来往,每年至少要支助京里的官员3千两白银,供他们各种活动所用,这在中国古代官场,是常见的事情,京城里的官员虽然风光,但额外的收入不如地方,而要当好官就需要大量的活动经费,这些费用自然都落到在外的地方官员,再就是刘宗泽这样的地方乡绅的身上。而这也是地方乡绅保持自己政治影响力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为自己的子弟辅路。
现在刘宗泽共有三子二女,长子刘继生的材智平庸,因此在乡下管理田庄,次子刘继平虽然为人精明,但也不是读书的料,免强考上了一个举人,做了几任小官以后就不想再当官了,现在付责经营刘家的商业;三孑刘继光最年轻,还不到30,在三年前就己经考上了举人,现在正在家里苦读准备参加会试,他也是刘宗泽的孑女中最有希望继续仕途的人。
两个女儿均己嫁人,大女婿也是官员,在别处为官,二女婿是武举出身,现在莱州府里当一名游击。因此虽然刘宗泽的一家沒有什么高官,但确也是盘根错节,形成了一个小糸统。
刘宗泽的次孑刘继平因为要照料生意,经常住在胶州城的住宅里,而且就在两个多月以前,刘继平不知怎么,和海外华人搭上了关系,向海外华人供应木材、石料、皮毛等物品,到是很做了几笔大生意,因此刘宗泽决定这几天就住在胶州城里,一来是等周文淮的消息;二来也是想和二儿子商量一下,毕竟二儿子和海外华人有过接触。
那知等刘宗泽来到住宅以后才知道,原来二儿子己经去了青岛,说是和海外华人谈一笔大生意,不在胶州城里。于是刘宗泽就在城里住下,等着二儿子回来。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