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四八章 土地改革(三)(3/5)
原来在这段时间里,虽然穿越者没有什么大的动作,但其实也干了不少的实事,至少把自己控制区域内的情况、人员构成等基本都摸清楚了,刘家是胶州地区的头号乡绅,自然是穿越者重点调查的对像。
总体来看,刘家在当地的名声确实不错,给租户制定的田租不高,而且遇到真正有困难的租户,还会减免一定的田租,在乡里也带头做过一些铺路修桥、施衣舍药的好事,因此在本地确实是有乐善好施的名声。这当然是和刘家的田产并不多,而是家庭的收入也不是依靠田产有关,但也不能排除刘家在行善方面做得还是不错的。对这样的乡绅,当然还是以说服他们主动交田为好。
另外刘家的商业、手工业也都颇有规模,有自己的商铺和手工作坊,不算是单纯的地主,这也算是穿越集团重要扶植的民族产业,并且希望通过政策引导他们彻底转型为民族工商业资本家,当然前提是他们要支持穿越者的统治,支持穿越者的土地改革。
这次刘继平去靑岛,除了谈生意之外,确实有在青岛开设一家商铺的想法,因为他和海外华人接触过几次,又去过两次青岛,觉得海外华人的管理行政要比清廷好得多,他们的规则制定虽然得很细,但却十分严格的按照规则办事,由于一切条例规定都清清楚楚,商人该交那些税,该办那些手续,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全都一目了然,绝不会再有额外的支出,而且工作管理人员清廉、奉公,办事效率很快,没有人敢敲诈勒索,也没有例常敬俸。商人也可以安心的在青岛经营,这在其他地方是不可想的事情。
而这次是王胜亲自接见刘继平,除了商谈在青岛开设商铺的事情之外,两人重点谈论了这次土地改革的事情,王胜也耐心的向刘继平解释穿越者的土地政策,并且晓之以理,动之以利,一则是让刘家打消可以躲过土地改革,甚致是清廷干涉的幻像;二则是希望刘家能够主动把田地献出来,把刘家树立成一个典型,对其他的乡绅可以起到一个范例的效应。
刘继平因为负责经营家族的商业和作坊,因此和外部接触较多,知道一些洋务上的事情,眼界也要开阔一些,他对传统的靠出租土地收入没有什么兴趣,到是对经商、办实业颇为热衷。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