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九三章 济南众态(三)(3/5)
而就在济南城众生各态的等待中,王胜一行人马也终于到达了济南。
袁世凯首先派冯国璋带领一队人马,远出三十里,迎接海外华人的军队,而自己带领着济南府的全体官员以及北洋新军的主要军官在济南外的东南永固门外等候,并且还排出了自己的全套仪仗。巡抚也算是清廷的封疆大吏,因此有一套十分排场的仪仗执式,需要多达30余人,现在全部都排出来,也表示袁世凯对穿越者的看重。
这一次随王胜的工作组来济南的,只有一团一营和一个骑兵连。同时还给他们配备了两辆猛士车和一辆16人座的中巴车。因为他们这一批人是打前站的,用不着来那么多,等他们在济南立足之后,后续的人员才会在下一批次赶来。
这个时候的济南城共有两道城墙,内城墙是在明洪武初年1368年,将原来的济南土城墙加固,以砖石重修的。周长十二里四十八丈(约6.1公里),高三丈二尺(约10米),阔五丈。范围大体沿旧时空的环城公园内沿岸,基本呈一个正方形,并在每一边都开有一个城门,东为齐川门俗称老东门,今东门桥附近、西有泺源门俗称西门,今西门桥附近、南有舜田门俗称南门,今南门桥附近、北有汇波门今大明湖公园汇波桥,每个城门皆筑有城楼及瓮城,易守难攻。明初发生的“靖难之变”中,燕王朱棣的大军就在济南城下受阻,屡攻不下。
在旧时空里的清光绪三十年1904,济南开埠,商业迅速发展,为方便交通,济南内城又新开四门,不过在这个时候,济南內城仍然还是有四座城门。而老济南有句俗语:三山不见出高官,四门不对出贤人。就是特指济南独特的风水格局,其中“四门不对”是指济南内城的四座城门互不相对,南门居中而北门偏东,西门偏南而东门偏北,形像颇有些怪异。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