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天津分治(一)(2/5)
其实在西安的时候,慈禧就己经开始反思以前的做为,有一点是确定的,就是朝廷的制度确实到了非变不可的地步,死守着老一套,大清非亡国不可,何况现在朝廷的大患可不仅仅是洋人,身边还多了海外华人这只猛虎,而且海外华人对朝廷的危胁更为巨大。
现在慈禧也十分后悔,绕了一圈最后还是绕到变法这条路上,早知如此又何必当初。其实从慈禧心里来说,并不排斥变法,把她说成是保守派,也未免有些冤枉,如果慈禧真的保守,也就不会有洋务运动了,而慈禧最关心的是自己的权力,正是由于戊戌变法威胁到了她的权力,因此慈禧才毫不犹豫的废掉变法,囚禁光绪,但现在想来,当初到不如由自己来主持变法,一来不会由光绪乱来,二来也能保住自己的权力。但现在后悔也晚了,只能再回头拾起变法这面大旗来。
当然,清廷回京之后,天津分治的问题也就不能再拖下去了,虽然海外华人暂时不会和朝廷翻脸,但漕粮、税银的运输问题却是要马上解决的,于是慈禧立刻下令,命令直隶总督袁世凯立刻与海外华人进行协商,尽快解决天津分治的问题。
袁世凯也不敢怠慢,立刻向天津发公文,要求立刻进行协商,落实青岛密约中关于天津分治的协议,而李松晨接到了袁世凯的公文之后,也马上向华东政府报告。
――――――――分割线―――――――――分割线――――――――
“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文法者,庸人藉为藏身之固,而胥吏倚为牟利之符。公事以文牍相往来而毫无实际,人才以资格相限制而日见消磨。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国家者在一例字......”
夏博海呵呵笑道:“清廷的这份诏书写得到是不错啊,检讨总节的确实很深刻啊。”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