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工业(二)(2/5)
其实青岛并是建设钢铁厂的好地方,因为青岛附近即没有铁矿也没有煤矿,唯一的优势就是海运,因此现在钢铁厂用的铁矿石是从大冶铁矿购买、而煤是从天津开平煤矿运来的。
而在旧时空里,山东的钢铁生产主要是集中在济南、莱芜、淄博地区,这里是山东主要的煤、铁矿产集中区,煤广有济南西芦煤矿、章丘普集煤矿、淄博王庄煤矿、莱芜涝坡、寨里煤矿等,铁矿有济南张马屯铁矿、淄博金岭铁矿、召口铁矿、莱芜马庄铁矿等。
德国规划的胶济铁路就是通向这一地区,就是看中了这一带地区的煤铁资源。只不过现在穿越者还没有对这一地区进行有效的控制,因此只能先在青岛建立一座钢铁厂,解决有无问题,同时也是进行技术积累。等到华东政府对济南、莱芜、淄博地区形成有效控制,胶济铁路也建成通车之后,再考虑在这一地区选址再建一座更大规模的钢铁厂,这到也并不能算是重复投资,毕竟华东政府要发展,要建立工业体系,只建一座钢铁厂是远远不够的。
青岛钢铁厂的1号高炉和1号、2号平炉在10余天前就己建好,并且开始启动进行第1次炼铁,当然这次炼铁还是属于试车运行性质,因此投料只有正常用量的50。而就在二天前,德国工程师齐格尓确定,在今天上午可以出炉铁水,并启动两座平炉进行试炼。
虽然只是试车运行,但毕竟是华东政府首次正式出铁,也意味着钢铁厂可以正式投产,其像征意义十分重大,因此华东政府也决定举行一个盛大的庆贺仪式,主要的领导人均要出席,而正好詹天佑也在这个时候访问青岛,于是也来见证这历史性的一刻。
詹天佑当然不懂冶铁炼钢技术,但他也知道钢铁技术和铁路一样,是现代工业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而且钢铁技术和铁路还是息息相关的,因为建造铁路需要大量的钢铁,因此是钢铁技术的进步决定了铁路技术的发展,而铁路建好以后,大大提高交通运输的成本,反过来又促进了钢铁的发展。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