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工业(四)(3/5)
而为了对俘虏们前一段时间的工作进行补偿,根据每个人的表现,给予不等的工分,按照计算,最快的人可以在5年之内赚满所需要的工分获得释放,而一般的人,也只需要7、8年的时间,这样算来,也就当是坐了几年牢,总还有个盼头。另外华东政府还向俘虏们传达,虽然现在双方政府闹翻了,但以后仍然存在是再度重新达成协议的可能性,因此如果以后双方政府又谈好了,他们还存在着提前归国的可能性。就这样恩威兼施,连哄带忽悠,总算是把俘虏们的情绪都稳定下来,确保施工可以继续进行。
詹天佑当然不知道这其中还那么多的故事,不过看着这么多俄国人在干苦工,心里也颇觉得解气,毕竟这么多年以来,中国都是受欺负,受污辱的一方,现在总算是出了这一口气,开始欺负别人了。
不过这只是一个小插曲,詹天佑的注意力仍然还是铁路工程上,虽然这一段的路线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施工工艺,但詹天佑还是十分认真的观察施工情况,只见这条路线上的施工人员虽多,但秩序井然,有人搬运材料配件,有人放线定位、测量距离,有人堆填砾石、布设轨枕,有人安装钢轨,并加以固定;还有人拿着尺距检查尺寸位置,及铺设安装的质量。各施工班组人员各施其责,有条不紊、忙而不乱。詹天佑也看得佩服不己,就算是自己带队施工也不过如此。
另外詹天佑也注意到,每一个工人,包括俄国俘虏在内,都穿着统一的着装,头戴藤编的圆帽,身装紧小的帆布工作服,在膝肘等易磨处都有加厚,背后印着“四方工厂” 的字样,脚穿皮靴,手带手套;而且在高处施工,还系有安全带。也有少量人在工作服外还加了一件马甲,戴得也是不知什么材质的帽子,红黄白蓝绿、颜色各异。在显眼处还挂着许多标语,写着: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