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金融(二)(2/5)
贾振招道:“各位的想法我都能够理解,从我心里来说,也想把银元和白银的汇率定得越高越好,最好是定成1元银元等于10两白银。只是定这样的汇率,在现实中行得通吗?中国是在明中期将白银定为主要的流通货币,并且是以重量为货币价值,无论这一套货币制度合不合理,但己经在中国流行了500年,并且早己是深入民间的人心了,任何人想改变这一套制度都不是容易的事情,这说穿了就是一个货币信用的问题,并不会因为我们是穿越者,下一道行政命令就可以让民众相信新货币的价值。”
见众人都被自己这一番话说得低头不语,贾振招又道:“其实在袁大头之前,中国就己经发行了银币,在1889年,1894年,张之洞分别在广东、湖北发行 ‘光绪元宝’ 的银币,北洋也在1896年发行的银币,在旧时空里的1903年,清廷开始正式发行银币,但这些银币无一例外的都没有成功,原因除了发行量小以外,主要是因为这些银币的质量良莠不齐,有的银币含银量连5钱都没有,却要等于1两白银的价值,各位以为民众会信任这样的货币吗?而‘袁大头’在铸造的时候就明确了重量和成色,而且1元面值的‘袁大头’只相当于半两白银的价格,正是由于有了这些保障,因此‘袁大头’ 发行之后才迅速得到了民众的认可,并且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前,都一直是中国的主要流通货币,即使后来各地军阀都铸造‘袁大头’, 品质在不断下降,但也并沒有动摇‘袁大头’ 在民众心里的信心,这也说明树立货币信用是多么重要。”
“我们目前虽然在货币的价值上吃了一点亏,但为了树立我们的货币信用,付出这些代价是绝对值得的,而且只要是货币信用树立之后,对我们的收益是绝对巨大的,起码目前我们所发行的货币量只是暂时的,从长远来看是肯定不够用的,但以后我们就可以通过增加发行大面值的银币,甚至发行大面值的纸币,来保障我们的货币总量,这样就不会再有损失了。”
听完了贾振招的讲说之后,夏博海道:“好吧,货币的汇率问题暂时就讨论到这里,那么在货币的发行方面,你们有什么考虑吗?”
贾振招点了点头,道:“货币的发行,是和银行息息相关的,因此我想先说一下银行的发展计划,按照我们的计划,银行初步定在今年6月开业,如果由于其他方面准备不足,如银行法还没有制定完整,可以推迟到七月。银行初步确定先开12个营业点,分别是青岛2个,天津3个,济南3个、威海、胶州、高密、即墨各1个,下一步将在各地开始选点,在银行正式挂牌成立的1个月內,在以上各地陆续开业。而银元就是在这些地区内首先发行。然后再随着我们对山东地区的控制,逐步推进,而这第一批银行营业点,都将设银元兑换专柜,并且保证充足的银元用于兑换。另外,银元的兑换是以库平银为标准,一两为37.301克,含银率为93.5374,其他银两均须按成色折合计算,这也是民间惯行的规据,任何流通的白银都有一个折色,我们发行新的货币,是秉持公开、公平、公证的原则,既不会借机搜刮民间的财富,但也不会吃暗亏。我们也给各个银行都配备了这方面的专家,还配备了标准的砝码、天秤和容器,甚致是小型的坩埚,用于现场炼化提炼白银,以示公平。”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