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陆军编制(二)(3/5)
又有一名团长张剑道:“对了,军官的佩枪有没有新产品,96式手枪做为白刃战的火力补充到是不错,但做营团级的军官的配枪来说,有些威力过剩了,而且也携带不方便。”
唐能志呵呵笑道:“有,有,当然有。”说着他又叫人拿来了几个箱孑打开,从一个箱子里拿出一支,道:“这段时间我们一共仿制了二型手枪,这一型是仿制的勃郎宁h1900手枪,我们的正式命名是1900式手枪。”
他又介绍道:“勃朗宁1900手枪是世界上第一型自动手枪,并且设计了套筒结构,不过由于设计较早,套筒结构和后来的自动手枪有所区别。现代的自动手枪基本都采用枪管在上、复进簧在下的套筒结构,而1900恰恰相反,采用了复进簧在上,枪管在下的结构,不过在这个时代,这是很先进的设计了。而本着先解决有无的原则,我们并没有修改这个设计。但试用来看,这型手枪的可靠性还是很高的,而且尺寸较小,全长只有162亳米,和手机差不多大,携带十分方便。不过我们生产的1900式手枪分为7.62毫米、9毫米两种口径,前者的射程为30米,作为各级军官的标准佩枪,而后者的射程为45米,作为警用手枪。”
邱亚辉拿起一支,果然是盈盈一握,笑道:“军官的佩枪到用不着什么威力,如果到了营长、团长也要拿枪战斗的时候,估计就是败局己定了,这型手枪到真是小。”
唐能志道:“就是因为这型手枪携带隐蔽,因此往往成为刺客的首选,在旧时空里,这型手枪是因二起刺杀而出名的,一起是1909年10月26日,朝鲜志士安重根刺杀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一起是1918年8月30日,刺杀列宁,都是这一型手枪。”
张剑也拿了一支,作了一个射击的动作,道:“就冲刺杀伊藤博文,也该用这型手枪啊。我到是记起来了,好像一战的,萨拉热窝事件中,刺杀斐迪南大公夫妇的,好像也是一支勃郎宁手枪,是这一型吗?。”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