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第一零七章 造舰(二)(2/5)

目录

应该说这样的条件对徳国的两家造船厂是十分优厚的,尽管要承担开发研制费用,但谁都知道,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技术和思路才是最重要的,何况一但开发成功,获得的利润绝不是那点前期的开发费用可比的。而且通过以前与海外华人的合作,还有军舰的测试结果都证明海外华人的技术还是靠得住的。

而且德国不是英国,造舰的外贸量并不高,因此这两项技术开发成功之后,主要的客户还是在德国国内,由其是徳国军方,而在国内销售是不进行利润分成的,这也大大保障了两家造船厂的利益,如果以后德国靠这两样技术打开了国际舰船的市场,那么其中的利益相当巨大,既使和海外华人进行利润分成也是划算的。

不过两家造船厂也提出了一个要求,就是只有在研发成果正式出现以后,才在青岛去帮助华东政府建厂,正式成果以得到订单合同为标志。主要是因为新技术的研制开发也不是在短时间内完成,不是造出几个样品就行了,还要进行大量的测试、调整、以及达到大批量生产才行,但技术都掌握在海外华人的手里,可不能说造出几个样品就算成功了。

而华东政府对此也没有异议,只是提出在此之前,华东政府有从两家造船厂的优先购买权,而且价格不能高于徳国军方的购买价格的条件。

其实现在华东政府的整体工业基础太差,而蒸汽轮机在这个时代绝对是尖端技术,而舰载综合火控系统在工艺技术含量上没什么高标准,但关建的技术是光学设备,也就是玻璃,而在这方面德国有无论是本时空还是旧时空里都是顶极水准的葵司公司,从这个角度来说,舰载综合火控系统的难度更大一些。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电影世界的无限战争 诸天万界之帝 弃婿归来 艾泽拉斯奋斗史 被迫营业的苏王妃 以剑与诗歌佐茶 余烬之铳 绝天武帝 变身漫威黛西约翰逊 穿书后我把反派都弄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