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六章 徳国之行(三)(2/5)
虽然这个时代的军舰主要是靠舰载火炮和装甲作战,往往对舰体的结构要求较高,但这种思路仍然是值得借鉴的,因此穿越者才决定釆用这种“一体两型”的设计方式,以青岛型巡洋舰的舰体为基础,建造一型防护巡洋舰和一型装甲巡洋舰。
当然装甲巡洋舰和防护巡洋舰还是有本质的不同,装甲巡洋舰的火力防护更强,对稳定性的要求也更高,因此舰体形状也进行了一些微小的改动,主要是舰首的曲线弧度更大,缩短尖头的长度,这样可以増加舰首的浮力,并在水线以下设两根长约50米的舭龙骨,这样可以增加稳定性,降低侧摇度。舰载武器的布局和上一个修改的方案相同,都是釆用背负式结构,2座双联装200毫米舰炮,6座双联装155毫米舰炮,8座双联装100毫米舰炮,12座双联装50毫米机关炮,但取消了发射器。
而主装甲带的长度增加到106米,厚度为80150毫米,高度为2.8米,其中150毫米的装甲带长度为50米,保护核心区;120毫米装甲带长度为30米,保护次要区;80毫米装甲带长度为26米,为非重要区,而司令部装甲厚度为220毫米,主炮炮塔装甲厚度为200毫米,副炮炮塔装甲厚度为120毫米,穹甲厚度还是80120毫米,长度为70米。动力依然保持18000马力,而排水量估计将在72007500吨之间,预计航速为2223节。
总体来看这个方案的火力和防御力与意大利建造的加里波地级装甲巡洋舰大体相当,但由于德国的火炮、装甲的质量更好,而且在速度上有较明显的优势,因此实际的战斗力还是要更强一些,就是和万吨级的大型装甲巡洋舰,如德国为日本建造的八云号装甲巡洋舰,也有一战之力。另外和上一个方案相比,航速虽然会下降12节,火力完全相同,但防御力有了本质性的提高,而且在这个时代仍然可以算是航速较快的军舰,完全可以执行海上破交任务。
最后张威还承诺,如果德国方面选择第二个方案,可以完全免除德国的设计费。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