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三章 锦州(一)(3/5)
日俄战争打了一年,俄国连连败阵,损兵拆将,丢城失地,虽然俄国国内的上层社会仍然过着醉生梦死的日子,但对中下层社会来说,却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一些知识份子,小资产阶级对沙皇政府失去了信心,而且战争对俄国的社会经济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物价上涨,大量中小工厂倒闭,民众失业或是实际收入大幅下降,巨大的社会危机正在酝酿当中。
1904年12月,一位叫加邦的神父,组织位于圣彼得堡的普梯洛夫钢铁厂的工人举行罢工,向工厂提出了包括撤销解雇决定、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设立工会、托儿所、、最低工资线、改善卫生条件等要求。但这些要求遭到了厂方的强硬拒绝,并威胁参加罢工的工人,如果不复工,工厂将重新招募新工人。
见罢工无法取得成果,于是加邦神父决定扩大罢工的规模。这位神父虽然是一名宗教人员,但同时也是一位社会活动家,热衷于扶贫救济事业,并且持社会改良主义态度,在1902年还组织成立了贫民互助会,又称加邦协会,这时加邦协会己有万余成员,11个分会,在俄国有不小的影响力。
于是在1月18日,共有6家工厂近25000人加入了罢工行列。圣彼得堡各界认同罢工的民众不断增加,而且俄国的各党派组织纷纷发声行动,张贴标语口号,发表演说,呼应罢工,不过这时罢工行动已渐渐脱离了非政治运动轨道,加邦神父更进一步提出了召开制宪会议、保障人民的自由平等和生命财产、停止对日战争等政治要求。
1月20日,参加罢工的工厂达到382间,人数达15万,圣彼得堡的治安急速恶化,同时爆发了大量的暴力、抢砸、打烧事件,整个圣彼得堡城陷入了瘫痪状态。沙皇尼古拉二世也不敢留在圣彼得堡里,于1905年1月8日带领着家人移居到圣彼得堡市南部的皇村,以躲开是非之地。而俄国政府则发出警告:一旦局势不稳将动用强硬手段。并且迅速调倮了1.5万军队和5千警察部署在市内各重要场所以应对不测。
而局势不以沙皇的逃避而改变,反而进一步的恶化,1月22日,加邦神父组织前往冬宫的请愿游行,向沙皇递交请愿书,以表达劳工阶层与社会底层人民的困苦,与遭受到的欺压,请求沙皇进行社会改革与终止日俄战争,并期望不要有超时的工作与合理的待遇。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