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零章 海归(一)(2/5)
上海新区的负责人杨育新收到青岛行政院的命令的时候,日本海归己经定好了归程的船票,将在3天之后到达上海转船,但问题是现在上海新区的航运公司派不出船来。
原来华东政府为战争准备了大量的物资,其中大半的物资都是通过上海新区购买的,然后再转运到青岛。因为上海不仅是这个时代中国的商业中心,而且兼有长江水道和海运的便利,因此南北的经济交流的汇合点,而华东政府所需要的物资如粮食、药材、木材、布匹、铁矿石等物资大半都需要从南方购买,上海新区自然就成为中转站,而上海新区不仅要负责定购、谈价等工作,而且还要安排船只运送物资。
虽然航运公司的业务不该杨育新负责,但物资的调运都由杨育新主管,因此杨育新也对航运公司的运营情况也了如指掌,由于华东政府购买的物资太多,现在青岛到上海之间每天都还有大量的人员来往,而且随着华东政府参战的时间临近,物资不禁越来越多,而且还要尽快运到青岛,好供调配,因此现在航运公司己经有一些不堪重负,轮船的航班日程己经排到了6、7天以后了。而且在未来2、3个月内,还有大量的物资会运抵上海新区来。
收到了青岛行政院的命令之后,杨育新也立刻和航运公司进协商,要求他们争取能够挤出一班客船来,但航运公司也十分为难,因为各航都已经确定好了,一但发生改变,将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牵扯到后面的航班计划都需要调整,这样一来航运公司也很难工作,因此航运公司经过检查以后,认为至少在五天以内是挤不出航班,而五天之后,还要视其他各航班的情况而定。和铁路运输相比,航运由其是海运最大的缺点就是不稳定性太大,一个是海运受客观环境的影响较大;二个是轮船的维护和修理变数太大。
而且现在航运公司的主要业务还是以货运为主,客运只占小部份,专门的客船并不多,而多是客货两用船,这样船舶都是以运货为主,载客量并不大,一般在300人左右,因此要将这一批日本海归都送到青岛,需要一整艘船才行。但将这批人留在上海等船也是一件麻烦事,
虽然上一次的访问团谈也是由上海新区负责接待,而且还在上海新区停留了2天,但上一次的访问团毕竟只有20人,而这一次却是近300人,接持也是一件麻烦事,因为接持这些日本海归的标不能太差了,总不能让这近300人都去挤大通铺吧。而且接持费用都是由上海新区政府买单,这可也不是一个小数字。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