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五章 辽阳之战(七)(2/5)
在200毫米自行火炮部队行进时,骑兵排分成3队,在队伍的前左右各前出20003000米的距离巡视,负责护送它们的一个营则分别列在车队的左右后方约500米的地方,而护卫的一个连则在车队的前部,一但有危险,要确保车队离危险地点至少500米的距离。
另外一个200毫米自行火炮部队还配两架小型无人机,在部队5000米以外的范围警戒侦察。当然这种无人机不是那种军舰上搭载的大型无人机,而是较为简单的小型4旋翼无人机,也就是所谓的“飞行照相机”,这种无人机的飞行高度低,半径小,精度差,而且成本低,虽然在穿越时带了不少,但做不了详细的军事侦察,只能做近距离的警戒侦察,因此一直都放在仓库里没有多大作用,一直到成立了装甲列车和自行火炮部队,才得以有了用武之地。可以说经过这样层层保护下,200毫米自行火炮部队的安全是绝对有保障的。
其实运载自行火炮的卡车是经过改装的,架驶室和车头发动机都覆盖了一层35毫米钢板,车顶也加了一层20毫米钢板,就连车前的挡风玻璃也安装了翻盖式的20毫米钢板,可以防御任何口径的步枪,机车子弹,但防不住火炮,当然自行火炮是以射程取胜,基本不会出现在敌军的火炮范围内的。
从辽阳到首山的距离大约为18公里,但自行火炮部队对道路的要求较高,因此有些可以走近路的地方都不能绕行,又多了大约3公里多的路程。而走到一个叫望宝台的地方时,无人机发现了一支日军部队,随后骑兵也发现了,经过无人机的侦察确定,这支日军的人数在2000人左右。
负责指挥这支自行火炮部队的穿越战士是黄泰松、卢凌、杨非三人,其中黄泰松是队长兼炮兵指挥员、卢凌是司机,杨非是无人机操作员。
虽然现在双方的控制的范围还并没有完全确定下来,但自行火炮有射程上的优势,因此活动的范围基本还在人民军控制的范围边缘,遇到小股的日军到不意外,但遇到2000多规模的日军部队还是大出乎意料的。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