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零三章 清廷出兵(三)(4/5)
不过北洋新军每镇还配有一个骑兵营,而义勇军还没有成建制的骑车部队,其实也别说义勇军,就是人民军现在也只有一个骑兵旅。因此现在骑兵是人民军的最大短板。
总体来看双方的装备其实是各有所长,基本不相上下,而清军的总兵力略多一些,但却是进攻的一方,义勇军是在家门口作战,有主场优势,因此谁都没有明显的优势。
河湖根据地的军事负责人栗文飞认为,总体的作战原则还是和第一次反围剿战一样,采取诱敌深入到根据地境内,在运动中调动敌军,并寻找战机歼灭敌军。虽然双方的整体实力相差并不大,但也没有必要和清军硬碰硬拼,那样就算是获胜了,自身也会有相当大的伤亡,显然是不划算的,这个思路也得到了华东政府赞同。
而得知清廷准备出兵之后,根据地也正式开始了战前的准备工作,而义勇军的各部队也都擦拳磨掌,准备大干一场,因为人民军出兵辽东参战之后,连战连胜,大败日俄军队,现在攻占了海参崴,这也让义勇军的将士们,由其是穿越的军人都羡慕不已,毕竟人民军、义勇军其实是同一支军队的不同名称而已,而看着当年一起穿越的同伴在辽东战场上建功立业,扬名立万,自己却还守在国内,心里自然不得劲,现在清军要进攻河南,正好拿来练练手。虽然清军不能和日俄军队相比,但也是卿胜于无,而且击败清军之后,根据地肯定会再扩大,也还是有不少立功的机会。
当然这时河湖根据地还不知道清军的兵力布置和战术安排,因此安排大量侦察人员在根据地的周边活动,侦察清军的动向,并在各条交通要跑地区设置哨点,观察点,以便于监视清军的行踪。
而战备主要是在后勤和宣传方面。后勤方面主要是筹备物资、并且建立补济点、设立野战医院,对部队加强战术训练,整编民兵等。在宣传方面则是以第一次反围剿胜利为例子,向根据地的民众宣扬义勇军必胜,清军必败的信念,同时也要求根据地的民众服从根据地政府的安排,因为根据地制定的是诱敌深入的战术,自然免不了会在某些地区施行坚壁清野的战术,这样一来居民的配合也就十分重要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