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零九章 穆棱河之战(五)(2/5)
斯特里奇也在自己的帐蓬中被爆炸声惊醒,马上就明白过来,自己是遭到了人民军的袭击,人民军现在正在用火炮轰击自己的阵地。但让斯特军奇不能理解的是,人民军是怎么把火炮运上来的,自己设置阵地的时候,还派出侦察兵在四外侦察过,周边方圆10公里的范围內,除了西阳山的守军之后,没有发现任何人民军的行踪,难到他们是连夜将火炮阵地布置好的吗,但估且光不论人民军是如何在黑暗完成炮兵阵地的布置,但人民军在这黑夜中又是如何进行瞄准的呢。
不过只要仔细观察炮弹的方向,很快就能发现,所有的炮弹都是从一个方向打过来的,就是滨绥线铁路向方向,因此斯特里奇马上就明白过来,铁路当然不会发射炮弹,但人民军有一种武器叫装甲列车。
可以说装甲列车是目前俄军最忌殚的人民军的武器,因此在俄军当中,也流传着许多装甲列车的传说,不过无不是将装甲列车的威力无限夸大,什么“陆地战列舰”,“可以移动的巨炮”,“活动的的自由堡垒”,“不可摧毁的东方恶龙”等等,这除了是人们的对新式武器都有一种本能的敬畏因素之外,还有就是一来在以前的战斗中,人民军的装甲列车确实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二来装甲列车这种将舰载重炮移植到陆地上的概念,也很对俄国人胃口。大有谈装甲列车就变色之势。
斯特里奇虽然不像普通士兵那么无知,但对装甲列车也确实有很深的忌殚,不过斯特里奇这点常识还是有的,那就是装甲列车必须依托于铁路行动,虽然滨绥线和哈大线是互相的,但从沈阳到哈尔滨,仍至牡丹江都还在俄军的控制之下,人民军的装甲列车是不可能开到,因此才敢大胆沿着铁路进军,但发现炮弹的方向是滨绥铁路那边,斯特里一人寸就马上想到了是人民军的装甲列车,看来人民军很可能是通过海路,将装甲列车在海参崴登陆,然后沿着西伯利亚大铁路进入中东铁路的滨绥线,到达这里。想不到自己千算万算,却没有算到人民军在这里也有装甲列车,怪不得这支人民军一退在退,一直退到了西阳山,原来是在这里有装甲列车的接应。
其实斯特里奇关于装甲列车的推想基本还是准确,但对人民军且战且退的目地估计却是完全错误。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