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九六章 上海租界(八)(2/5)
而就在这个时候,李松晨才正式宣布,没收租界地区英法日俄四国所有商人的产业,资产等物,这4国商人只能带自己的私人财产离开租界。
这个消息一经发布,在租界地区引起了巨头的震动,并遭到了强烈的反对。而且这一次反对的主力居然不是外国人,而是在租界里的中国人。
虽然人民早进攻租界的战争时间并不长,满打满算也只有半天,但也足以让外国人都彻底清醒过来,华东政府这次是玩真的了。因为这个时候,欧洲国家都有足够的殖民经验,知道一但殖民地遭到当地居民强烈的反扑时,千万不要和他们硬顶,老老实实的把自己的资产都交出去,保住性命是第一要务。如果母国派军队打回来,那么失去的就都还能再得回来,不过如果母国的军队也没有用,就只能自认倒霉了。当然在这个时代,这种情况出现的机率并不是很多。因此面对人民军的枪口,租界的外国人都老实下来,十分顺从的交出了自己所有的产业,换取自己的平安。等着英法联军到来,击败人民军,再夺回自己失去的一切。
但在租界里的中国人可没外国人这么好的心态,虽然租界是由外国人管理,但居民却是以中国人居多,除了少部份自主经营的中国商人和在租界管理机构的中下层任职的中国员工之外,大多数租界里的中国人则都是在外国人开办的工厂、企业、商铺里工作。
无论是在租界里经营中国商人,还是在外国人开办的工厂、企业工作的中国人,基本都是依附于外国人的。当然商人自然不用说,都算是生活富裕,既使是在外国工厂、企业里工作的中国人,收入也在这个时候中国的社会平均水平以上,有不少人甚致可以达到小糠水平。
英法两国的商人开办的工厂、企业、商铺占整个租界的七成以上。而在整个租界里的工厂、企业中只有一成左右是以生产制造实业为主,毕竟租界的地区只有这么大,不可能建立大型工厂,开办大工业企业,既便是以实业制造业为主的企业,主要还是为维持租界的配套设施,其规模都不大;还有二成左右则是公共服务业;而剩余的七成中,约有五成是以进出贸易为主要经营业务,即是向中国倾销外国工业产品的窗口,也是从中国廉价收购工矿产品的渠道,更是买办商人的主要依附对像,另二成则是银行金融业,这主要也是为进出口贸易服务的。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