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四四章 日本本土作战(四)(4/5)
不过在时空里,华东政府封锁了日本的海运线,断绝了中国的铁矿石供应,尽管日本也紧急向英美等国购买铁矿石,但英美国对资源出口控制得较为严格,而且路途远,成本大,不可能补上失去中国铁矿石的缺口,虽然日本也可以说是为钢铁原料想尽了一切办法,从民间收集废钢废铁,号招国民将家里铁制物品都献出来等等,但对于战争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因此在库存的铁矿石都用完之后,日本的各兵工厂只能降低产能,现在普遍的开工率都不超过三成。
而且有限的钢铁产能也不能全用来造炮,还有步枪、子弹、炮弹等,因此现在日军的火炮除了少量库存之外,基本都是从美国购买的,但向日本这样规模的国家,靠购买自然是不够的,目前全国火炮数量总计也只有1200余门,而在日俄战争中,日军共计投入火炮近2000门。进攻能登半岛的日军能够分配到200余门火炮,己经是相当可观了。
石本新六则一口气为第2天的进攻投入180余门火炮,其中100毫米口径以上的火炮达40门,120毫米口径的火炮动用了8门,可以说是下足了血本。
虽然山本权之助对得到的火力支援并不太满意,不过日军的现状就是如此,不能奢望太多,因此也就没有什厶好抱怨了,而且中小口径的火炮射程近,威力小,但优点在于轻易灵活,可以推动前进,跟随步兵一起进攻,也未必就不好用。山本权之助虽然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但他在远东战场时只是一个联队长,无论是眼光还是格局都很有限,而且他只和俄军交过手,没有和人民军交战的经历,对战争的认知还完全停留在对俄军作战的层次上。当然这也是日军整体最大的短板所在。
于是到了第二天,日军首先对人民军的阵地进行了猛烈的火力打击,其实人民军的防线长达10千米左右,160余门火炮当然不可能覆盖人民军的全部阵地,因此只能选择3个重点地区进行打击,这也是石本新六从昨天的战斗总结的经济,全面进攻的摊子铺得太开,日军的火力不足,不如集中兵力,选择几个重点地区进行突破,一但能够突破人民军的阵地,再向两侧进行扩张。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